美文网首页
【教学设计】 11 老王

【教学设计】 11 老王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05:30 被阅读0次

【教学设计】

11   老王

杨绛

教学目标:

1.熟读精思,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品析词句,深入理解作品内涵。(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整体把握

1.区别“老王”,引入新课。

2.速读课文,用以下词语(至少五个)概述课文内容。

词语:蹬    塌败  取缔    伛  镶嵌    滞笨  侮辱    愧怍

示例:文章写了一个住在塌败小屋的老王,蹬三轮车,他常伛着身子给我们家送冰,送我先生看病,最后一次他镶嵌在“我”家的门框里,给我们送了香油和鸡蛋后,滞笨地离开了。“我”付了钱给老王,却觉得是侮辱了他。几年过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明确:不幸者——老王      幸运的人——“我”

主旨词:愧怍

二、抓关键句,精读品析

1.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老王“不幸”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预设:

(1)贫穷孤苦:住地塌败、三轮车破旧、“失群落伍”、无亲人

(2)残疾:眼瞎

(3)生病:直僵僵、面色死灰

(4)被嘲笑、被欺负:“不老实”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王的“幸运”。

预设:

(1)物质帮助:“我”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2)关照生意:“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3)日常关心“三问”:“我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了吗’?”

(4)不贪便宜:给钱

3.请概述文中老王与“我”家相关的事情,说一说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三送”

送冰,减半收费 :  诚实、善良

送先生看病,不肯拿钱:体谅、善良

送香油、鸡蛋:报恩

三、设疑小结   

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老王是显而易见的不幸,但“我”给了他应有的帮助,为何还心生“愧怍”?“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深思,挖掘内涵

1.思考:“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预设:不幸的

(1)“文化大革命”开始,墨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补充:文革: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那时候的知识分子是要被打倒的,所有人都不工作了,整人、抄家,是个混乱的年代。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补充:干校,特指“文革”中接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农场,像种田、住牛棚。亦称五七干校。

2.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针砭时代的语句还有哪些?

预设: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支眼。”

(2)“早埋了。”

明确:社会的冷漠无情,动乱年代里的荒唐与黑暗。不幸是老王的不幸,悲哀的是同类人没有同情心。例如:《骆驼祥子》里的“群车夫”、《藤野先生》里“看电影事件”的“看客”......

3.“我”为何心生愧怍?

(1)“我”的距离感:“他蹬,我坐”、问话的尺度、见面的客套、“我没再多问”

(2)“我”的优越感:“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执意给钱。

  精读第8——21小节,明确:

“我”在老王眼里是  亲  人;老王在“我”眼里是  可怜的  人。

“我”对自己不曾真正了解老王的心意而愧怍

 老王来的时候,我没有请进,老王离开的时候我没有送下楼,我因此而愧怍

  我还活着,尽管生活是多么艰难,但老王却死去了,我甚至还不知道他是如何死去的,因而愧怍

一个身边很熟悉的劳动人走了我还不知道,因而愧怍。

回想起来,我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为他做的事太少,所以愧怍

二、延伸拓展,理解住主旨

1.作者的愧怍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彰显了纯美人性,这是本文最富有内涵的意蕴所在。

2.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人类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岛,每一块被海浪卷走的沙石,都值得我们不幸、愧怍。思考我们未来社会,思考面临着的未来,这才是冷静的、睿智的杨绛。因此胡河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所以杨绛,她的愧怍最终上升到一种宗教情怀。

三、总结课堂,学法提炼

抓关键句,精读深思

四、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2023.3.1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 11 老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a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