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关乎生命,必得有敬畏

教育关乎生命,必得有敬畏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10-01 08:35 被阅读0次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意思是说,作为君子对于这三个东西是需要敬畏的,第一是天命,第二是大人,第三是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它;轻视大人,轻侮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也是事物的法则、社会人生的规则。大人,指有德有位的人,怀有经验与智慧。圣人,则既仁且智,“德合于天地”“穷万事之终始”,代表着道德与价值。

“敬”表现的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价值追求;“畏”是一种害怕、恐惧,更是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限制,是一种自律、自爱。敬由心生,畏是由敬重而生发的“惶恐”“怵惕”之感。敬畏是心中的原则和底线,是一种心态与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

生活在人世间,总是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心,对爱人的忠诚,对朋友的真诚,以及对高山、流水,对壮阔的大自然都要有敬畏之心。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行无所止,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势必就会失去做人的底线。

敬畏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特质,包括谨慎、 尊重、 谦卑和欣赏等人格品质, 蕴含着处事谨慎、 坚持原则、 对人尊重、 待人平等、 为人谦卑、 懂得欣赏等。

明朝思想家吕坤曾在《呻吟语》中写到:“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思想家方孝孺在《家人箴》中也说:“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暌”;“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敬畏是人内心的自我约束,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

在市场逻辑越来越充斥我们生活的当下,许多人的灵魂越来越被“物”所累,甚至成了物的奴隶,导致了我们生活中诸多价值的严肃、崇高与神圣品质被消解。所以必须重建敬畏意识,敬畏天命、道德、历史、传统,有敬畏就有信仰,不敬则肆无忌惮,直至无恶不作。

在这个茫茫世界中,能够让我们敬畏的对象太多了,生命要敬畏,自然要敬畏,科学要敬畏,知识要敬畏,一切与我们交集的人和事都要敬畏。知道了敬畏,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应去碰。知道了害怕,才会不害怕;不懂得害怕,时时事事处处都可怕。内心有所畏惧的人,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

朱熹曾说:“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有学者指出,“畏”是“敬”的极度形态,儒学伦理因此而具有某种形而上的深沉宗教意味。君子自我修养之际,仿佛与天命、大人、圣人同在,于是就会心存敬畏而庄敬自重,就会心怀虔诚而自尊自信。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的肌体。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恐怕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教师不再有当初作为教师的崇高感,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行政权力或公权力不太顾忌地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感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应该能使教师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其崇高与神圣感即在其中。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己或许能找到心灵归宿,教师自己的灵魂也不断得到升华,这又是何等的崇高和神圣!

如果学生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就会把受教育看成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的“人”的必由之路,把受教育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层面,其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等就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如果教师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把教育学生看成培育生命,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

如果公权力对教育有敬畏感,就不会对教育的很多事务指手画脚,不会对教育本身的规律视之不见,不会有那么多的喊口号、瞎指挥。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有的教育,必须指向生命的健康成长。任何一种以牺牲当下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绝对不属于教育的本真态势,也就不值得敬畏。

相关文章

  • 做自己,绽放!

    敬畏教育,敬畏生命,为实现新教育努力……

  • 同课异构,彰显自我,集体教研,共同进步———记二年级英语组同课异

    2017—09—28 卓越 孙焕朵 淮滨高中 “教育,生命,影响。教育关乎生命,教育的本体应该是生命。”李明校长的...

  • 父母的教育

    父母能给予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关乎学习关乎工作,而是关乎生活关乎生命。我的父母没有机会了,而我不想错过。

  • 我的开场白

    平时大家在一起聊的比较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教育。教育关乎每个家庭,关乎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关乎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

  • 培养优秀父母的规律1

    教育子女的秘诀。教育观念颠覆与重建,让我们学会虔诚的成长。敬畏生命,任何的事物都需要敬畏。教育孩子严格意...

  • 惩戒

    教育从来不是放纵,必要的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

  • 敬畏生命的教育

    从10月份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内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几起孩子伤害孩子的恶性事件,作案手段之很毒令大人都心惊胆战。 ...

  • 引领

    1.儿童需要关于生命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交给学生爱护和保护生命的知识和方法,...

  • 心存敬畏则自由自在

    人无敬畏则无法无天,心存敬畏则自由自在。 敬畏法律必遵纪而守法,违法之事必讳莫如深。必重诚信、守道义,必取财有道、...

  • 《学习生命教育,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之十九

    青龙岭∥原创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教会人们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遵循生命初始规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关乎生命,必得有敬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aj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