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手环的未来是否会被淘汰

作者: 科技小Q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4:18 被阅读193次

    智能手环在2016年风靡了整个智能市场,各大品牌相继都来推出自己的品牌手环。TCL也在CES2017上发布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手环)——TCL MOVEBAND BT Smartband。相对老牌的小米、华为、乐心、埃微等都在推出自己的新款设备。智能手环市场会不会再续扩张,老用户对于手环的更新换代是否会坚持呢?

    我们从几个方面考量一下手环存在的必要性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外观保证

    手环市场现在慢慢已经趋于饱和,从简单的手环外形设计,功能优化等方面已经难以打动用户的心理。所以更多的厂商考虑到了从外包装入手。

    拿埃微这款蛋卷手环来讲,包装设计越来越有新意,小米简单的小方盒设计显得有些过于简单,魅族的H1显得更加的沉稳精致,而埃微却走了另一条路径:年轻化设计,主打年轻运动爱好者。

    为了更好的吸引年轻女性的搭配习惯,埃微蛋卷手环特推出了薄荷绿。而没有和其他厂商一样只设计专属的黑色搭配。当然薄荷绿的设计对于女性的皮肤是否白皙、衣着打扮有着一定的权衡。

    智能手环的外形设计,有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更多的厂商热衷于将他作为长方形,以达到和手环紧密贴合的目的,为手环的繁衍功能做到前提保障,比如心率检测、体温检测等。

    越来越多的厂商更愿意将LED显示屏幕和手环做到一起,从外观上面感觉整体感更美,而且在屏幕唤醒的时候更加的具有科技感。而这么多的外形设计,到底手环有没有必要设计一块不到1英寸的显示屏呢?

    智能手环现在的功能是越来越多,从原来的闹钟提醒、来电提醒发展到现在的短信、微信、微博、钉钉、支付宝等内容推送。在一块0.4寸的显示屏怎样也不够用户去阅读提醒信息,反而会让手环的续航大大下降。

    2、佩戴舒适感

    手环的佩戴是否舒适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腕带的选材、LED屏幕的尺寸设计、手环主体背部的感应器突起程度都会影响到佩戴的体验。

    小米手环2采用了热塑性弹性体腕带和铝合金主体的设计搭配,佩戴起来略显生硬一些;埃微蛋卷手环使用了CNC氧化铝主体和TPE的腕带设计,弹性更好一些,但在佩戴安装卡扣的时候就有些费劲了;魅族H1采用TPU搭配粉末冶金不锈钢的一体成型设计,整体观感更强烈,佩戴时能够快速调整好腕带长度,同时舒适感更加综合一些。

    对于手环来讲,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智能配件了,外观的观赏度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从LED显示屏的单纯黑白数字时钟,到12刻钟显示,再到彩色屏幕显示。手环历经了更多一代又一代的显示升级,这是最终是否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呢?

    小小屏幕会不会引发第三方应用的适配,更大的扩展手环的应用范围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显示屏幕的大小,已经不能单纯作为手环未来的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是说你可用它作为卖点,但的确不是手环的痛点所在。

    3、充电设计

    作为电子产品,有电池就存在着充电问题。手环更是一个电量消耗品,几十毫安的电池容量还要保证蓝牙、WiFi等接口的长时间打开。那么充电器的设计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小米采用了横向2针触电式设计,和一代产品相似,再加上小米手环充电需要拆掉手环主体,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充电过程不会出现手环脱落问题,保证手环的正常充电,但缺点就是需要拆卸安装腕带,这对于腕带的损失是有一定的影响存在。

    魅族H1采用的竖向2针式触电设计,充电时候可以直接吸附充电头,无论是横向放置还是侧向放置,H1都能够很稳定进行充电操作。魅族H1和小米手环2的缺点就是充电线的唯一选择,而不能是试用通用USB接口进行充电。

    埃微蛋卷手环采用了是多触电设计,同时充电头部分设计了防反向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但能够保证正常充电,同时可以为以后的固件升级等做一个前提保证,而且充电线路是比较长的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引起的问题就是除了线路的唯一性之外不能让设备和线路稳定的与手环进行链接,如果不小心移动手环或者数据线就会让充电突然断开。

    对于手环厂家来讲,是否能够做出一种可以用USB Micro接口的数据线,让充电更为方面稳固一些。

    4、APP用户体验

    小米手环的APP可能是目前做得最为稳定和完成的之一。基于MIUI的底层系统更能稳定的进行连接适配,而且小米运动和米家App都能够连接和管理手环的功能。

    魅族H1手环的App和魅族手表等相关产品都是单独运行,也就是说没有形成一个智能环境,当然这是魅族的第一代手环产品,或许到了第二代也就会有一个综合性的智能App。

    埃微手环,做为一家已经有了多款产品的厂家来讲,肯定有着自己的一个运动APP了。现在,埃微走着走着又走了另外一条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路子。

    智能手环的外观工业设计或许就这点可以考量,但除了这些手环就能够向前发展了吗?其实不然!

    目前智能手环的主控芯片、辅MCU、LED灯、LCD显示控制运动传感器、振动器、蓝牙、电源管理芯片、电池、LED阵列灯/LCD屏幕、NFC、腕带、按键等部件,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分,更多的点是在消费痛点和续航问题上面。

    续航问题一直是智能手环厂商所宣传的亮点之一,而真正做出来的恐怕寥寥无几吧。号称可待机一年的Garmin Vivofit已经做出了非锂电供电方案的智能手环了,而我们国内还是在30天左右徘徊。

    5、消费痛点和消费人群

    运动市场?NO!在专业的运动爱好者来讲,一定会为自己挑选一款专业的运动手表或者检测装备。

    儿童或老人市场?这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短暂的消费点,激发小孩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唤起年轻人的孝心,可以实现一定时间内的盈利所在。

    笔者认为,智能手环想要长远发展,要么走“外观设计+客户体验”的道路坚持发展;要么联合教育扩展、NFC支付等方面,才是未来的出路。说白了就是要么走时尚外观,以时尚饰品的方式接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要么就以功能为亮点,做NFC相关支付,比如公交地铁,以后的飞机、火车等,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支付环路,扩展交易市场,这样或许能够快速让智能手环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智能手环的未来是否会被淘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c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