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Jean Baptiste Greuze,1725—1805),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打破的水罐》(又名《破壶》)是格瑞兹的代表作。在椭圆形画框里展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画中少女面色清纯,用色匀称,笔触细腻,这种用色细腻的极具古典画风特色。当这幅画展出时,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画中模特成为巴黎受人欢迎的女子。
注意:照片摄于卢浮宫,背景十分清晰,网上有些图片压暗了背景这幅画怎么欣赏?或者说如何解读?
第一层是观看画面的表现美的直观形象,作品中女孩清纯的面容第一时间将观者带入美好的环境之中。女孩美好的面容是画面的焦点,用色细腻明快,也是该画的特征,让大多数观者留下极深的印象。
第二层是观看画面的细节,女孩面容清纯却衣衫不整,双手捂着裙子里兜着的鲜花,站在泉边,从整体形象上看并不优雅;再细看画面,会发现少女右腕上的那只破壶和较暗背景中右侧的喷水的丑陋的黑色雕像。这幅画的背景往往会被观者忽略。我去卢浮宫参观时,这幅画前面跓足的人并不多。
这幅画名为《打破的水罐》(又名《破壶》),那破壶是什么意思?“破壶”,是法国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的象征。如果不懂法国的这个民俗,在画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它是什么含义。
那么这幅画当时面世时想表达什么?它的主题原是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画上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
当时的所谓“训诲画”,一般都以某个故事情节来表现的。而格瑞兹没有这样做。画家用古典肖像表现这种具有谴责性质含义的形象,在选用自己追慕中的少女作画中模特儿。实际上该画根本体现不出对所谓女性道德的训诫性。 作为主题象征在少女的手腕上添了那只破壶。按说,他这幅画没有达到说教的目的,是一幅不成功的主题画,但却受到人们的喜爱。
“训诲画”是什么?
18世纪,法国的贵族们并不喜欢颂扬耶稣的宗教艺术,倒是希腊、罗马神话里的那些裸着身子谈情说爱的故事很合他们的心意。其时法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对此类颓废的贵族美术深恶痛绝,对它们进行无情的批判,其中数启蒙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狄德罗的抨击最有力。
狄德罗他写的《论绘画》等文章反映了18世纪爱国的革命资产阶级的美学理想,即要求向社会提供一种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的、有道德理想的作品。他说:“每一件雕刻和每一幅画都必须是有原则的,都必须是对观赏者有教育意义的。”这种观点在另一位思想家卢梭的理论著作中也很鲜明。他们认为,贵族阶级在道德上的堕落是社会腐败的主要因素,而谋求人们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必须依靠艺术。在这些思想家的艺术观影响下,出现了一种被称作“训诲剧”的艺术,目的是宣扬资产阶级的家庭道德观念。
第三层——更深入的解读。
为什么要在画中安排一个的丑陋的黑色雕像? 18世纪的法国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以法国王室为首的各级贵族,视法国工商业为敛财的重要来源,征收极重的工商业税,加重了对企业的盘剥。底层人民更是生活困苦。总之,封建统治已经严重制约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历史进步的潮流,这就需要一场革命,来除旧布新,完成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转变。
女孩代表的是生活困苦倍受剥削的劳苦大众,丑陋的黑色雕像代表的是无情的统治者。虽然被受剥削欺凌,但女孩依然面带微笑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它表达了画家希望世界给每个人以幸福和美好,同时也想引起人们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慨。这是路易王朝末期的社会相。法国革命就是从这种社会背景下,象火山一样喷涌爆发出来的。
画家创作这幅作品时到底有第三层含义吗?大多数人认为没有,而说没有只是根据画家的其它作品进行的分析。格瑞兹的画被打上了当时巴黎社会的轻奢享乐标志,许多画中人物原型是相貌美丽但又空虚做作。虽然人物原型的性格有局限性,但画家本人的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几乎完美的表现细节仍然深深的吸引了观赏者的眼睛,真实的形态表达本来就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但格瑞兹的艺术有明显的反布歇及其贵族艺术的倾向,这种因素被有的美术史家认为,是格瑞兹的艺术的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格瑞兹也因此获得了狄德罗的热烈支持,并被先进的启蒙思想家所高度评价。 椐此我们很难说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没有赋予它这种深刻的内涵,因为画家本人的思想是受时代影响,他的思想意识会渗透进作品中。
为什么我们要提第三层含义? 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幅画没有这么深厚的含义,是不是我们多此一举。在这我们想说的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多样,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样的。一幅成功的作品往往带来很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成功的所在。就象《蒙娜丽莎》的解读一样,众说纷纭。
希望能和简友们共同探讨绘画作品赏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