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相当于古典音乐界的春晚,其影响力在古典音乐界是数一数二的。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看央视的新年音乐会直播,培养一下孩子的兴趣。高雅的情操,高级的审美,要从小培养。
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可能孩子很难静下心去欣赏,家长这时候可以和孩子讲讲音乐会的小故事,普及一下维也纳音乐会的知识。
切记,不要想上课一样照本宣科,家长自己都觉得没意思,更别提孩子了。
首先,可以给孩子讲的知识点:
- 世界上最有名的音乐会之一,可以想成古典乐界的春晚;
- 「新年音乐会」就是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每年 1 月 1 日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办的古典音乐会;
- 一般演奏 14 - 20 首曲子,总时长 2个半小时内;
- 这个音乐会最开始不是为了庆祝新年,是为了给参加二战的奥地利士兵打 call;
- 维也纳爱乐乐团来演奏,他们很厉害的;
- 音乐会的曲目大多都是演奏的曲目基本全是以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为主,旋律动听、喜庆,内涵差点,说白了就是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小品相声二人转,大过年的找个好指挥来演几首开心的曲子大家一起乐一乐;
- 这个音乐会也有唱歌(合唱)、跳舞(芭蕾);
- 有些固定曲目大家都跟着拍手,咱们也得拍;
- 最近 30 年,指挥家几乎每年都变,但不变的是每年都撒纸片;
- 2002 年指挥家小泽征尔用中文对着全世界说了:新年好。
2019 年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曲目单:
当然了,就算再简介,介绍太硬了孩子难免犯困,我们也给他讲一下最近十年新年音乐会的趣事,让他也可以在同学面前吹一吹。
- 2009 年的指挥巴伦博伊姆特别幽默慈祥,来的时候特地给乐手们带来香槟庆祝新年。指挥的正嗨,回头一看,乐团都跑光了,整个画面特别滑稽有爱。当时的曲目是海顿的《告别交响曲》,乐手都悄悄告别了指挥,大家也由此来纪念「交响乐之父」海顿逝世 200 周年。
- 2014 指挥巴伦博伊姆,就是 2009 年乐手都跑光了那个光杆司令指挥。这次他一上来就给乐手们献花,特别绅士范,孩子们一定要学习一下。
- 2015 年指挥梅塔,在演奏《香槟加洛普》间隙,他直接让人端上香槟和乐手们共饮,这才是新年该有的样子,其乐融融!
- 2016 指挥杨松斯,这一场可厉害了!在演奏杨松斯自己创作的《特快邮车快速波尔卡》时,换了一根指挥棒,这是当年小约翰·斯特劳斯用的指挥棒!2016年是在指挥《维也纳少女圆舞曲》的时候,他带着乐手们吹口哨,配合竖琴为世界带来了一场新颖且迷人的艺术盛宴。(2016 是爱德华施特劳斯逝世 100 周年,用他哥的指挥棒来指挥很有意义)
- 2017 年指挥杜达梅尔,杜达梅尔可是近年来大热的指挥家,他在《纳斯瓦尔德的女孩玛祖卡波尔卡》的最后,亲自吹奏鸟哨,给作品带来完全不同的艺术感官,非常有新意。青春、活力、激情,这个名字得让孩子记住。
- 2018 年是穆蒂指挥,非常复古传统,相对严肃没什么噱头,但是也让很多喜欢这种严肃音乐类型的乐友大呼过瘾。这年的观众颜值很高。
如果孩子对音乐逐渐感兴趣了,也可以带他去听听音乐会,维也纳去不上(一般要提前两年买票还需要摇号)咱可以去本地的音乐会啊。
艺术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听听曲儿,而是真正让他领略艺术之美,生命的韵律。现场聆听与坐在电视机前听有很大差别,有机会请带孩子去听一次音乐会。
高雅的兴趣,高级的审美,要从小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