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书的意义,是领会作者的经历,还是只为读书?文字的力量在哪里?
针对看一本书,当然要看这个人究竟是谁了,是出于什么原因翻开一本书的。对于学生而言,找本相对应的教参书,好多是出于自己的主动筛选,还有的出于老师推荐。当然也有人针对某一个狭小领域而寻找合适书籍来研究的,这似乎属于看书的目的,却也是看书的意义。(wm197049)
不经意间翻开书,自有和书籍的缘分。更多时候,书本身就在那里的,它寻求人们赏识和共鸣,它更像一个拥有某种独特思想的匣子,有缘人偶然机会打开了。从读书人的角度来看,他也在寻求思想的共鸣,并且冥冥之中自己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也是依赖于书籍的。书籍于他,更像是个镜子,能看到自己,并且条理地归纳自己,引导自己思想更进一步。
书籍与人,互寻知音。不合适的思想不会苟同的,更多时候,读书的人更像清洁癖。现实当中没多少共鸣之人,他们寻求了书籍。有可能是思维方式,有可能是价值观念,有可能是倾诉风格,要么就是审美,但凡有一个地方不合适,不对胃口,读书的人并没有心疼书的意思,很容易把书籍束之高阁。
书籍于人,人是主动的。而书籍无言,只要你不把它卖掉或转赠,它会毫无怨言地躺那里,直到蒙尘,为蛛网笼罩。
因为书籍的特殊性,你会因为思想而喜欢上作者,进而研究他的作品。你也会因为邂逅一本书,从而想了解作者的经历。因为你崇拜的一个人几句话,你会翻开一本生涩的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坚持下去,你喜欢的那个句子跃入眼帘。有时候,你会因为一篇文章喜欢上一个作家,也会因为一部电影而打开原著,要么是一句名言,一个三流作家的推荐。
慎重给别人推荐书籍。那对你是个最大的挑战,要有等待别人暗骂自己的准备,也要考虑书籍的语言,思想,情节,还要考虑被推荐者的口味,能力和素养。
读一本书的意义,是领会作者的经历,还是只为读书?文字的力量在哪里?读书的人一般是虔诚的,也是无知的——最起码他翻开书籍以前,对此书还最终是无知的。好比我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又听又读五六遍,既是钟爱,又是深挖思想的一种上瘾。而《道德经》之类的,就是每一次都能显出自己的无知。
读书的人又是轻率的。会把名著扔到一边,也极可能屡次翻开,屡次就是那前几页,当然这是最常见的事情了。好比给蹒跚学步的小狗儿扔了块儿硬骨头,总觉得有味道,却尝不出更多的味道,甚至不能把粗纤维撕咬下来。
真正的读书,应该既看作者的经历,又看文字的内容。一个人只有放在时代的背景下面才会有意义,你也才会更好地去理解。至于他的作品,又和他的创作时经历有更大关系了。为读文字而翻开书籍,注定你会把一桌大餐只品尝主食的。
文字的力量在于震撼内心,而不是促使感官快意。好的文字是刺入穴位的银针,普通的文字确是抚慰痛处的按摩的手,有多么不同,看读者的能力了。还有更好的文字,他伴随你一生,抚慰你时时,又像镜子,常常叫你看到自己每一处。
文字的力量就是思维的力量。好的作家既是摄影家,细致入微,独辟蹊径,好的作家又是最世俗的唠叨者,不厌其烦地还原当时的一切琐屑,好的作家擅长偷心,谁看他的书,他偷谁的心,好的作家又是哲学家,叫你不知不觉上他的当,中他的毒!
孤独的时候,翻开书吧。书是个真实的世界,尽管有时候描绘的属于虚有,心灵和人情却是实在的,人性和思考更深邃。又一次谈到书籍的镜子功能,你是个怎样的人,就能在书里找到你,丑陋的,书籍里的你照样分明而且丑陋,深邃的,你会发现作家最黑暗的深邃,光明的,没有哪本书不会熠熠生辉,总之,怎样的你就会发现怎样的世界。
同性相吸是读书的起始,不同程度的异化和升华,却是个自家的功夫。读书也分舒适区,挑战区和渗入区。究竟能走到哪种地步,读书的路上真的没有太多老师,唯有你自己。自觉自悟,是你的心领着你走路呢,书籍类似拐杖,也有人形容做明灯。
翻译的好与坏,对于读者的多与少几乎成正比。翻译家和原作者,不能是朋友,而更应该是知己,语言只是工具,思维才是纽带。(wm197049)
读一本书的意义,是领会作者的经历,还是只为读书?文字的力量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