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3,Lisa
拆页五
[if !supportLists]「I, [endif]重述知识」负强化
[if !supportLists]1、 [endif]负强化是通过减少相依的厌恶刺激而增强某一行为,正强化是通过增加相依的喜爱刺激增加某一行为。正负强化的目标都是增加某一行为,但是一个是增加喜爱刺激,一个是减少厌恶刺激。
[if !supportLists]2、 [endif]负强化与惩罚:负强化是通过减少厌恶刺激来增加某一行为,惩罚是通过增加厌恶刺激来减少某一行为。导向的结果不同,负强化是对某一行为的增强,惩罚是对某一行为的减少。运用的原理负强化是减少厌恶刺激,惩罚是增加厌恶刺激。
负强化的例子:
最近在电梯里看到一折“咕咚”买菜的广告,上面描述的场景是一位先生正在人工呼吸救活一只虾,因为画面另一侧表达了怀孕的太太想吃最新鲜的活虾。看上去很戏谑高效,细细体味也是触碰到了用户痛点:行动不便的时候,用户想吃最新鲜的蔬菜,请使用“咕咚”app。
这则广告的场景,正是使用了负强化的原理,先生为了减少太太的唠叨、责怪,可以多使用这个APP。
展开来想,我们生活上很多广告都是运用了负强化的原理,比如蚊虫叮咬影响孩子睡眠的广告,我们购买与否的内驱动一定是设想了,多使用该产品可以减少蚊虫叮咬。为了减少蚊虫叮咬的不良刺激,增强使用该产品的设想,于是产生了购买行为。再比如,一些教育线上辅导课程的广告,使用产品,减少孩子不良学习习惯等等。
[if !supportLists]1) [endif]通过增加某一防蚊产品的使用,孩子减少了被叮咬的情况,安睡一整晚。
[if !supportLists]2) [endif]先生通过的新推广APP的使用,减少了因为没买到新鲜海鲜被太太责骂的情况。
[if !supportLists]3) [endif]企业通过增强对生产的过程管控,减少了验收时的不良产品率。
[if !supportLists]4) [endif]孩子主动自觉高质量完成作业,妈妈也承诺减少教育唠叨。
[if !supportLists]5) [endif]早上从起床到出门设置了多个提醒闹铃,领导对我经常迟到的不满明显减少
。拆页六
I:塑造是利用正强化的原理培养新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步强化,当每一步都达到要求水平后,再逐步逼近新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前一个动作已经牢固,二是强化的刺激与预期反馈的及时性。
A2:最近在跟师傅学习太极,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动作云手,分解动作先是静态单只云手,然后是静态两只云手,最后是动态云手,对我这个初学者而言,这个可以用“塑造”来理解。每个动作逼近正确的时候,会被师傅的认同增强,然后开始下一步动作,直到把这个关键基础动作练习好。(已经三节课了,依旧在强化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