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8点到9点,我用图文的形式,同时在6个微信群做分享,主题是:微信公众号开通原创全攻略。因为我自己已经开通3个原创号,一同写作的伙伴很多公号都开通了原创,所以我总结了很多经验和小技巧。从用户需求来考虑,很多伙伴开了公号稀里糊涂的就开始写文章,发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2306669/ab58c1d0c999985a.jpg)
实际上有很多学问在里面,这都是很多伙伴付出代价测试出来的。半年了还拿不到原创,账号被投诉,这些雷区别人已经踩过,我们就不要再去踩了。帮助大家轻松过原创,也讲一点公号的基础知识,这是我分享的初衷。
记得前几天,群里有个伙伴说我可以开一个公号运营的课程,收费99元。我当时就回复他,我不会做的,还不如做雷锋。原因有几个:
1、做一套课程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高质量的课程
2、收费99元太少,更重要的是没几个人会报名
3、在其他老师的地盘,老老实实做公益是最好的
分享完毕,收到了一些伙伴发的红包,赚了2张电影票,有点成就感。有一个伙伴说了这样一句话,分享是个很好的习惯。用我这2年的亲自实践来说:分享越多,收获越多;分享越勤,格局越大!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享的?3个月前?6个月前?一年前?我已经想不起来,决定去寻找蛛丝马迹,来到自己的qq空间,很久不打理了。从头到尾翻一下文章,终于,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
(图片1)
原来,我在2015年8月11号就听了刚哥的课程,讲的就是关于分享。这篇文章是我的课堂笔记,如今重复再看,感慨万千,下面是原文:
-------------------------------------------------------------
分享的力量
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了郑刚老师的语音分享。九点开始微信群语音分享,十点半分享结束。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得到解答,那必须写一篇日志,来梳理一下知识,再表达一下我自己的见解。
分享的主要内容汇总如下:
1、分享的好处
2、不分享的痛苦
3、分享的方法
4、分享的案例
写这篇文章时,我先给自己提一个要求,不能重新去听语音,不能去看PPT,完全凭记忆以及自己的理解来写这篇文章。
一、分享的好处
说到分享,首先自己得有东西去分享,所以必须去整理一些文字,语音,或者视频。这个整理或者写作的过程,那就是一个思考以及强化记忆的过程。
比如:我看了许多关于微商的文章,虽然没有实际操作微商,但是给新手微商做一个辅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分享是最容易建立信任的,我每天写一篇文章,文章中注入的情感是可以传递给别人的。首先我这个人是真实可靠的,其次我分享一些技巧,别人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
长期的坚持分享,能慢慢的聚集用户,自认能带来订单,而且是被动赚钱。
二不分享的痛苦
不分享就没人知道你,会错失很多生意。哪怕你是某个领域的天才,也没有人知道你。就好比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专长是什么。比如,你是卖短号QQ的,你不分享,别人就不知道你是卖短号QQ的。如果你每天都分享,的的号是如何保证安全的?你有些什么短号?如果某位自媒体人需要短号QQ,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你。
三分享的方法
分享的方法主要是文字,语音,视频。
文字是最简单的,最容易操作的,边写边整理思路,可以不断修改,改到自己满意再发表。当然写完了还得有人看,通常的做法是发到一些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去。写很重要,发更重要;写了没人看,写就没有意义。
语音就稍微复杂些,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较好的音色。一段录音的长度最好在10分钟-30分钟,录完可以发表到喜马拉雅,荔枝FM。那些平台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只要长期坚持一定的可以带来属于自己的粉丝。
视频就比较麻烦了,一种方式用屏幕录像,一种方式用真人录像。视频对用户的体验是最好的,整个过程会比较详细。录制完毕视频,传到优酷,腾讯,爱奇艺,搜狐等视频网站,附上文字简介联系方式等。
四分享的案例
秦王会的两位成员,放牛哥以及张兵的例子。这两位我去年就加了他们的QQ,无一例外的都是每天一篇原创文章,雷打不动。经过一年的积累,放牛哥赚了上百万。张兵辞去了国有单位的工作,全职经营自己的思维导图事业。
我们眼看到别人成功,或许会嫉妒,或许会不屑,或许会看不起。可是,别人坚持了,所以别人成功了;你看不起,但是别人越来越牛逼;你嫉妒,别人的事业越做越轻松。
大道至简!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你能比别人做的更细致,问题看的更深入,定位更准确,坚持的时间更长,你就能成功!
-------------------------------------------------------
原来,我是从2015年8月就接受了分享思维,并且一直在实践分享思维。接受分享思维之前,和多数人一样,我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学会的技能,免费分享给别人是不是太傻了?这样的思维相信大有人在,我刚开始也是一样,有一句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事实上,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是一个抱团打天下的时代
这是一个靠文凭只能解决温饱的时代
这是一个资源需要链接的时代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是以前老艺人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以前知识更新速度特别慢,师傅只会那么点东西,教会了就没了,而且是资源匮乏的时代,所以很多人总喜欢保留。
实际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像中医、菜肴、美酒、秘方、工艺,有太多好东西。这些行业普遍性的还是老一套,不肯分享。一道菜本来需要10个佐料,20道流程,教给别人只说8个佐料,18个流程,结果做出来的菜就没那么地道。很多传统手艺,绝活,技术,都是这么慢慢失传的。
分享思维VS封闭思维
越分享,越成功,这是我亲自实践的,虽然我还没成功,但相比2年前,已经有天翻地覆的改善。
就说一点吧,普通上班族,是受限于人际交往圈子的。毕业以后,能够认识的人仅仅局限在自己公司这个狭小的圈子。做物流的就只认识物流这个行业的人,做餐饮的就只认识餐饮这个行业的人,做眼镜的就只认识做眼镜这个行业的人。
不走出去,思维封闭,永远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不仅线上要分享,线下的分享效果更好。出于无私、真正的去分享给别人,这种精神可以感染到别人,信任等级是非常高的。
分享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群里给别人解答问题、一对一咨询、单纯的聊天、正式的讲课。前天群里有个伙伴说,她的第一个百万就是聊天聊出来的,还聊出了自己的公司。我深信不疑,因为我也通过分享,获得一些人的信任,接到单子,收到红包,获得合作机会。
有分享精神的人,会越走越远;封闭思维的人,路越来越窄!
-------------------------------------------------------
时间管理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在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痛苦,很多人每天都要面对:
1、手头上有10件事,一整天下来,没完成几件,无法交差,挫败感很强。
2、事情分不清重要级别,重要事情没做好,不重要事情完成的很溜
3、一个很简单的事,要特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4、总是落掉一两件事没做,晚上才想起,或者好几天后才想起,懊恼不已
先说说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的一天组成的,能够安排好一天,就能安排好一月,就能安排好一年,就能安排好十年,这辈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此,时间管理,可以具体到每一天,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时间,24小时如何利用?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到郑刚老师讲过一句话,时间管理就是一句话,做事情的先后顺序,123这样排列,做完1再做2,中间有灵感用奇妙清单记录。
再来看看百度百科对时间管理的定义: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EMBA、MBA等主流商业管理教育均将时间管理能力作为一项对企业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涵括在内。
这个定义的核心在于,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我自身的一些毛病来看:
1、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习惯性的插入其他事情,或者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这些毛病,是工作的最大敌人。比如,要写公号文章,正常一个小时可以全部完成,因为整个流程是这几个步骤:定好主题,找图片,找素材,写框架,填充内容,排版,17:55准时发送。
问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去做其他事情,比如:QQ有消息弹出来,忍不住想去看QQ群,想去看微信群。
被动的干扰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比如:有人来找自己,电话来了,快递来了,这些事情来了得优先去处理。
而主动的选择权却在自己手里,比如:qq消息,微信群,公号文章,看个视频,找点资料等等。
跑神也是非常影响做事质量和效率的坏毛病。一会做这个事,一会做哪个事,也是很很坏的毛病,导师很多事情做一半,最后是留下一大堆半截子的事情。
2、明明有3件事情很重要,却总是拖延
每天定好要做的事情有2个,写一篇文章,锻炼半个小时。
越简单越容易执行,
1、做事清单
用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清晰的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并且有先后顺序。非常重要的3个原则:
1.1、一天之内只要完成三件事,按重要等级排列
1.2、第一件事情没有完成的时候绝对不要做第二件事情
1.3、如果中间有任何想法,可以用奇妙清单做记录,然后继续完成目前的工作。
2、排除干扰
哪些东西能干扰到我们?最常见的是这几样,微信、qq,手机,自己胡乱跳跃的思维,思想开小差。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微信和qq不要登录,手机放在一边,做完重要事情,才去看手机。
版权印为您的作品印上版权2280059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