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苏州度过的半个月里,我发现这里不仅是风景的天堂,更是出产美食的王国。
苏州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但如果不是生活在这里,你对这个词的体会一定不深。苏州的水系发达,江景、湖景随处可见,一个普通的居民区都可以三面环水。水多自然盛产鱼虾,守着一个鱼杆坐上半日,晚上的佐酒河鲜便有着落了。为此我还向朋友感慨说,生活在苏州真的不会饿肚子!

苏菜的名气虽然不及粤菜,但苏州人其实对食材的选择还是很讲究的,用我家妹妹的话说就是:跟着季节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季的河豚肉嫩鲜香,苏州人的做法有点类似红烧,食用时取其汤汁浇在白米饭上,再配一块带着皮的鱼肉,用当地的普通话说就是"不要太好吃"。

至于春天的时令蔬菜就更多了,比如雨后的春笋既可青炒也可煲汤,马兰头、小荠菜也都是最鲜嫩的时候。现在还有一种水中蔬菜最当令,那就是莼菜,那个著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就与它有关哦。

我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食惯了"咸"的北方人,但苏菜的鲜还是深深打动了我的味蕾。都说"吃在广州",现在看来"吃在苏州"也很妥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