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秋词
苏轼(宋)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始于唐代,流行于宋代。《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江西:古时泛称长江以南为江东或江左,长江以北为江西或江右。
红旆(pèi):红旗。此指太守的仪仗。
梁王故苑:汉代梁孝王刘武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修治的宫室园林。
携壶:带着酒壶。这里有游赏的意思。
停骖(cān):停住车马。骖:一车驾三马或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踟蹰(chí chú):心中犹疑,徘徊不前。
双庙: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雎阳(今河南商丘),最后以身殉国,后人立二祠,称双庙。
漆园傲吏:指庄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做过漆园吏,傲视王侯,淡泊名利。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时苏轼的好友陈襄(字述古),将赴南都(今河南商丘)上任,此词大约作于初秋,友人离杭时。
上片:“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词人想到友人离杭赴任途中,所经之处,将经过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更要到达长江以北。水由清变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含时间的流逝,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水路。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关切,虽不能同行,心已追随友之左右。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词人继续想象当太守的仪仗到时,恐已是黄叶飘飞,白霜也已袭入梁王的故园。词人选取了深秋的典型景物:黄叶与白霜,分别以一“乱”字、一“入”字修饰,赋予了黄叶,白霜动态的美 ,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留下美的意象。词人以“梁王故苑”这一河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一方面心里计算着友人到达时的时间、地点,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一方面给读者带来了厚重的历史感。
下片:“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词人想象友人到达后所去的地方,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停住车马访古,徘徊踟蹰。此处词人自问自答,友人虽已远在南都,写来却似眼前之景,一方面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兴趣爱好了如指掌,反衬出友情之深,另一方面也赞美了友人的高雅。“访古踟蹰”这一动作的描写,将友人访古时思索的模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出来。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此两句写具体的古迹,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应是已不存在了。张巡、许远这两位英雄浩然正气犹在,那位傲视王侯的庄周已是不见踪影了。词人仿佛在与友人隔空对话,心灵的默契跨越了时空。
此词通篇想象,作者心之所见与友人目之所见交融,体现了作者与友人的相知,同时以友人赴任之地的名胜古迹,赞美了南都丰厚的历史底蕴。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