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如果从成长型的视角看,我更愿意把自我比作一条河流。源头固然重要,但它最终的形态如何,取决于它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山坡、丘陵、沙漠......它怎么面对障碍,以及选择在什么地方拐弯。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假如自我是一条流动的、尚未成形的河流,那么“发现自我”,或者“证明自我”也就没有意义。因为就算我们能通过某件事证明自己,我们所能证明的,也仅仅是某个阶段、某种状态下的自己。就像这条河流会有一段湍急、有一段平缓,你却没法通过单一的某段河流来评判它。
我想成为一棵树......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总是在生长,一方面往地下去伸更深的根,一方面往天空去发更高的枝;成为一棵树意味这我是连续的,我的年轮一点点变粗,新的枝叶在老的枝叶上抽出,乃至我树干上的疤痕也总是留在那里,覆上一点青苔,成为我久远的印记;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不只是在一个向度生长,我的树根和枝叶向四面八方去,从每一种视角看都生气蓬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会沙沙作响,我会摇曳着跳舞,我会迎风歌唱,但我的根基仍旧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时得意而失掉初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它们交谈、共存、互惠,我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反倒为鸟儿和松鼠构筑家园
“更大的世界”不是关于空间的,而是关于时间的。时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拿它来换任何东西都是亏本生意。而衡量时间长度的,并不是物理的分秒,而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内心体验的丰富性
我并没能从琐事中逃离,但我在佛学院学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
他们哪里也不想去,却反而自由了。而那些想要逃离的人,却到处看到囚牢。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逐渐演变成了压迫和反抗、控制和逃离、意义感和无意义感的撕扯。
他领悟到了什么吗?很多人总是容易把做“正事”的时间看作“我的时间”,而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占用了我和时间”,好像那一段时间不再属于他了。而实际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都是“我的时间”,我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度过它。
等待的时间,其实也是我的时间,我本可以好好利用和享受。也是,要想脾气好,还得风景好啊。
人心里有了执念,就会有担心。一担心,就很难做到专注
如果把生活本身当作计算投入产出的买卖,自然要评估风险,再考虑投入。可有些时候,生活的投入产出,常常在我们的计算之外。在多隆埋头写代码的时候,并没有人能给他关于远大前程的保证。我们总是东张西望,觉得只有有人给了我们这样的保证,才舍得全情投入。古人说,尽人事,安天命。说的是,做我们能做的事,把命运的部分交给命运。这里面有一种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公平买卖”的信任,而是死心塌地交付。不是“只是我努力投入,上天就会给我回报”,而是“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我也会努力投入”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我觉得年轻时能去国外读书挺好的,能增长知识和阅历。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这事又有些复杂。我见过不少人,因为去了远方,发生他们所期待的转变,另一些人却又慢慢陷入了原先的生活模式。生活没法简单地通过换个环境格盘重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并不会因为到了“远方”就消失。它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对挑战的应对里,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神有两种严酷对待我们的方式:一种是否定我们的梦想,一种是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事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
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好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社会分工总会把一部分人摁到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工作中。虽然我们也会反复劝诫自己要努力踏实,干一行爱一行,但白天碌碌无为的拖延和焦灼,半夜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的空虚,都会准确无误地提醒我们,自己正在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而一份糟糕的工作,最糟糕的地方,是它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让我们觉得自己只配得上这么一点。
一份理想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我相信自我决定论的说法,理想的工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安全感、胜任力和自主性。简单地说,就是物质上有保障,能发挥才能呵额潜力,还能自己决定一些事。可是以现在的社会条件,理想的工作太奢侈了,所以才需要不断寻找。
关于匮乏:
贫穷的匮乏,大部分以“缺爱”始,以“不安”终。因为孩子最初并不会知道喝米汤还是喝进口奶粉,在农村还是繁华都市、住集体宿舍还是住豪华别墅的区别。他们对世界的观感仅限于当他们渴了、饿了,有没有人来满足他们,当他们需要时,母亲能否提供温暖的怀抱,这是安全感最初的来源。可糟糕的是,贫穷也会影响母亲。处于匮乏中的母亲会更焦虑,对孩子更不上心。她们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依恋,反而很容易把她们自身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行为经济学家穆莱纳森和沙菲在《稀缺》中指出,长期的资源匮乏会导致大脑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俘获。当注意力被太多的稀缺资源占据后,人会失去理智决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他们把这种认知资源叫“带宽”。“带宽”的缺乏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当前利益而无法考虑长远利益。一个穷人为了满足当前的生活,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而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也不得不被那些最紧急的任务拖累,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匮乏并不只是一种客观状态,也是一种心里模式。即便人们幸运地暂时摆脱了匮乏的状态,也会被这种匮乏的心理模式纠缠很久,这种心理模式很容易让人们重新陷入匮乏
对穷的焦虑,除了匮乏,还有一些别的。设想一下,假如以我们现在的物质水平,回到了20年前,会怎么样?不提房子了,一提房子,什么理论都失效。只是比较绝对的物质水平上,我们很多人在那时侯都算富人了。别的不说了,现在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机,在那时候,怎么也算奢侈品了。
那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自己富呢?因为穷和富说的并不是物质水平的高低——物质水平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涨船高,穷和富说的是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我们害怕穷的标签,不仅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更是担心因此被看作社会底层、失败者,被人看不起。
在所有的匮乏中,爱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特别的。如果拥有爱,金钱和时间的匮乏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而如果缺少爱,金钱和时间的匮乏就能把我们压垮。缺爱会让我们孤独,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缓解痛苦,孤独中的人有时候会去追求 一些短暂又混乱的关系。即使在孤独中遇到了合适的人,我们也很难跟他们发展健康而长久的关系。我们害怕失去,我们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不敢轻易表达。当需要压抑到一定程度,委屈又会爆发。亲密关系就在这种长久的患得患失中不断反复,当关系破裂时,人们又会陷入孤独。
接纳多少匮乏,就有多大自由
即使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时间和爱,我们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方法,安宁也很快会变成无聊。无聊很快会变成一种新的匮乏,欲望的匮乏。
现实的稀缺已经让人难受,伴随匮乏而生的焦虑和不安更让人雪上加霜。深处匮乏的人,总是想要逃离匮乏。但有时候,逃离不仅无法解决匮乏,还会加剧匮乏。于是,他们常常陷入了这样的循环:匮乏——摆脱匮乏的痛苦和焦虑——无效的逃离——匮乏的维护和加剧
某种意义上,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自己的匮乏,就有多大程度的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也许有人问:可是,匮乏的困境依然存在啊?
没错,可即使面对同样的暴风雨,一个有经验的水手也会因为了解暴风雨产生的规律,根据暴风雨的方向和强度调整船只的航向,从而减轻风暴的额影响
另一方面,既然匮乏的特征是缺少“带宽”,我们就可以通过减少“带宽”来缓解匮乏。比如,考察生活中的哪些决定会消耗认知资源,通过自动选择来减少“带宽”;比如,减少无意义的选择和决策,培养简单的生活习惯。同时,有意识地创造盈余。比如,存一笔钱作为储备金,或者每周强迫自己休息一天——无论这段时间多忙。这也许并不能帮我们很快摆脱匮乏的状态,却能让我们的头脑清醒,不被匮乏支配。它是我们在匮乏中所能做的最好的事。
我认为完美主义的基础,是一味相信只要自己的步伐够小心,稳稳踏在每块垫脚石上,就不会摔死。但实情是你终究难逃一死,而很多完全不看路的人甚至比你做得好太多,也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
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很难,可悖论是,一旦承认在某些事上无能为力,你所能做的,反而多了
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探索和构建内心和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主体的一部分。
如果我不为我自己,那谁会为我呢?如果我只为我自己,那我又是什么呢?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先要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难识别和遵守边界。和朋友相比,家人的关系更亲密,他们的边界也更模糊,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哪怕在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中,也有边界存在。事实上,很多夫妻正是因为没法遵守边界,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感到窒息,才逐渐彼此远离
根据马斯洛的说法,人的动机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弥补“匮乏”的动机,另一种是满足“成长”的动机。“匮乏”导向的人,在生命早期,有一些基本的额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些需要大都是来自父母或者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爱。于是,他们常常一边对人深怀疑虑(因为失望过),一边不断想他人寻求安全和爱(因为缺)。当他们感到孤独时,他们想借由他人来逃避孤独。而“成长”导向的人,可能是因为不缺爱,也可能是因为足够自恋,他们不需要太多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对别人的依赖也相对低,有时甚至会觉得他人就是羁绊。他们用与事情的联结代替了与人的联结,所以才能安心做事,享受孤独。
“匮乏”导向的人,虽然努力与人接近,却更容易孤独。而“成长”导向的人,有能力独处,却自然而然会吸引一些朋友。是因为他们才华出众吗?不是。是因为他们发展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
对爱的渴求让我们远离爱,孤独本身成了制造孤独的动力
如果我不为我自己,那谁会为我呢?如果我只为我自己,那我又是什么呢?
人生没有意义。
1)从本质上讲,人生本来就没什么意义。意义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构建出来的东西。正如政治经济学家韦伯所说:人是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可以说,整个社会文化的运行,其本质都是为了创造人生存所必需的意义感,以避免人直接面对存在的虚无
2)生活的意义是人自己赋予的。关于“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应该是问题的回答者,而不是简单的提问者。我们寻找答案的额过程本身,也许就是意义所在
3)陈丹青说,思考人生意义这样抽象又无聊的问题干吗,不如好好活着,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的伟大不是体现在目标上,而是体现在他的变化之中
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正是在结束之处,我们重新开始
结束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我们都会怕疼,所以才想在心理上延续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