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50几个孩子,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让老师特别头疼,A孩子课间休息活泼开朗,与同学嬉笑玩闹,上课铃声一响,立马是另外一副尊荣,软弱无力,没精打采,任老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他提不起丝毫兴趣;B同学,上课手上总需要一两件东西把玩,一块橡皮,一把尺子可以玩上一节课,橡皮尺子都没有,他就卷书页,卷,抚平;再卷,再抚平……好无语,孩子的心思完全不在课堂!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动肝火,苦口婆心批评教育,甚至叫来家长,形成统一战线,共同监督,共同努力,而结果却是付出甚多,收效甚微!
难道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难道真要放手不管了吗?当然不能,那就把心态放平和,因材施教吧!
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技能,否则,“欲速则不达”。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教育。遇事急躁,粗心大意的,让他细心谨慎点儿;担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的,鼓励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老师更像一个雕塑家,细心雕塑,用心打磨,让每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学会放大其优点,缩小其缺点,让他们重燃自信的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