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脊背读书

作者: Anne安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0:34 被阅读3次

    吴子林:文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文学评论》杂志社副编审 ……

    吴子林《用脊背读书》讲座有感

    用脊背读书

    请大家先对主题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读书?什么是用脊背读书?

    讲座内容大致如下:

    1 不论起点,决心则始。

    多数人因出身平凡或学校普通便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他们认为自己在人群之中平凡之极,未来渺茫,前途苍然。吴老师用自身的求学历程和学术生涯告诉我们”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学校,也不是你的家庭,而是你自身的努力!”看到他令人惊叹的学术生涯与文学地位,这位光环围绕的博士自述“我当年考上了一个不算大学的学校,可我成为了童庆炳先生的关门弟子,现在也指导众多名校的研究生。我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母尚不会写自己名字,但是我们家出了两个博士。我是文学博士,我大哥是美国3哈佛大学化学系的博士。”

    认为学校和出身起点低,就自我消沉懈怠,是最要不得的。只要你想,只要你下定决心有一个目标,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2 文学魅力,无用之用

    很多人都觉得文学无用,实则不然,人们说的有用没用是从一个事物的可见实用价值出发的,但是人不仅需要重视实用价值,也需要审美价值。许多人觉得文学”无用”,是因为它没有实在可见的实用价值呈现,但文学引发自身对人生、对自己深刻思考与反思,是无用之用。

    人们一般喜欢阅读实用性的书籍,在他们看来,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文学毫无用处,它不能从政治上改善人生(这是政治家的职责),不能从技术上改善人生(这是工程师的职责),不能从医学上改善人生(这是医生的职责)……文学可能不是生计甚至生存所必需,但文学的“无用”不等于“无为”。迥异于上述经世致用的书,文学呈现了形式的魅力和完美的幻象,是作家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表现。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言,文学“只是烛照道路,但并不筑造道路”。


    3 读书之重,亲历者悟。

    在维克多·雨果的笔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右手指着一本摊开的拉丁文《保罗书信集注》,左手指着黄昏时分的圣母院,满怀忧伤地说:“这一个将要扼杀那一个,书将要扼杀建筑。”

    他预言,印刷术比建筑更为可靠地记载着我们人类的记忆、经验、思想与情感,它终究要消灭教堂与建筑术。近二百年过去了,教堂与建筑术尽管仍然存活着,但却萎缩了、退化了。如今,新媒介技术又对印刷术发起了挑战,互联网、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移动通讯的兴盛,将人类制造成为“拥挤的人群”,网络媒介和电视画面上流动的图像与文字成为最时尚的休闲。历史总是以其片面性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

    希利斯·米勒说:“印刷的书还会在长时间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正在日益取代它。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

    网络的发展迅速,给阅读创造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促生了现代阅读危机。一方面是:不读书。现在网络游戏盛行,娱乐选择让人应接不暇,影视翻拍作品层出不穷。再加上网络文学的兴起,阅读软件的风行,现在在生活中几乎看不见一个人捧着一本诗集或小说在静静地阅读的画面,更多的是人人手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和微博。中国的人均阅读量少的惊人,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阅读量不足5本,远远落后于人均阅读量50本左右的国家。

    阅读又有什么用?阅读使人在阅读文字中穿越时空,体验人物心理历程,感悟生活经验。从而认识自己,发掘自己,提升自己。

    吴老师大学时成绩平平,无人注意。但是热爱读书,常来往于图书馆,通过阅读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方向,全心投入收获颇丰。对各种经典名作与名人名言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因此吸引了一位教授的注意。吴老师这匹隐藏的千里马得到了伯乐的赏识,在伯乐的指导与帮助下文学能力不断提升,考到了更好的学校,拥有了更优越的资源,迈向了更宽广的文学世界。

    另一方面:不读正确的书。常言道: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那到底读什么书呢?其实,无论领域范围,只要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都是好书,那就是经典著作。


    4 学会阅读,精细为上。

    要正确地选择读物,有方法地去正确读书。与其囫囵吞枣地读100本书,不如精读10本书。读过一本书,便要有一本书的收获。对此,吴博士强调了精读、细读和作读书卡片的重要性。精读,充分调动阅读积极性,陶冶个人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细读,感受语言魅力,推敲文字背后用意,深层次领悟。读书卡片主要有两方面:一、摘录你认为的优美话语、精彩片段,或是你喜欢的。二、记录读书时的感受、灵感、心得。

    水滴之坚持,石穿之著显。


    5用何读书?答为脊背

    为什么要用脊背读书呢?脊背位于两肩胛骨之间,如果读书时有微微的震颤感,就是文学愉悦感的体验。“虽然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在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相当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在纳博科夫看来,用“脊椎骨”去领略作品美带来的快感,就是重视阅读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即依赖于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对美进行非逻辑演绎的直觉把握。

    小结:大学是读书最好的时间,没有工作事务与家庭琐碎的烦扰,还有图书馆现成免费的资源。时间正好,资源正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影响自己未来人生高度的不是学校和家庭的起点,更多的是自己的个人努力程度。


    用脊背读书

    分享一首吴老师推荐的有风的诗,你想做其中的哪一种?与君共勉。

    《风过喜玛拉雅》

    想象一下,风过喜玛拉雅,多高的风?

    多强的风?想象一下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

    它的沮丧,或自得

    它不奢求它所不能

    它就在喜玛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

    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

    居然有这种风不思上进,说它累了

    说它有众多的兄弟都翻不过喜玛拉雅

    至于那些翻过的风

    它们最后,还是要掉到山脚下

    它们将被最高处的冰雪冻死一部分,磕伤一部分

    当它们掉到山脚下,它们疲惫,憔悴

    一点也不像山脚下的风光鲜、亮堂

    我遇到那么多的风,它们说,瞧瞧这个笨人 ,做梦都想翻过喜玛拉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枫蕊:享受脊背愉悦的感觉,精读十本胜于粗读一百本。

      本文标题:用脊背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p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