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81b2fad76d1fe346.jpeg)
我前年将自己写的某一书评,复制到微信读书app里,没想到让很多人产生了共情,目前积累点赞量达985个。
在53条留言中,多数是随喜赞叹,有一条却是这样写的: “症结在没有相同的体验,很难共情。”
每个人在体验活着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壁垒。
有的理性很发达,有的感性很发达,有的对外界毫无感觉,有的对内也没有觉察,有的能很好地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真的需要相同的体验,才可以共情吗?“情”是琢磨不透的,没有任何自性可言,即使两人吃着相同的饭菜,也不可能产生同样的感觉(情)。
然,我们在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结合书中的理论,讲出来的故事呈多个版本,人人皆能从中产生共振。尽管心振的频率不一样,但觉受大致相同。
有的人阅读,是先相信了才会去读。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的体验感大到百分之百,再去看书,一下子悟了。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悟境与我们相生相伴。我们却很难发现它的真善美,总是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然后佯装很明白的样子 ,在“好为人师”里隔离真实的自己。
梁凤鸣先生说:“实在的时光和实际的事物作为当下的儿女,每一次微细流动都应该是幸福、永恒的。”
这要一颗多么细微的心才能享受啊。今天一直被雪师的一句话所打动 :“闭上眼睛享受真心,睁开眼睛妙用真心。”
我活得虽然不算粗糙,但一颠倒梦想就会错过当下。等自己后知后觉,才知道梅花落了一地。
每时每刻都在开花,每时每刻亦在落花。关键是看人有没有一颗真心,在空性里自由流转。
我可以听雨哭的声音,也可以听雨笑的声音。
我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点着香,轻轻的嗅它燃着的当下。
我也可以捧一本书,把字字句句都当成亲人。
我还可以做很多自己也意想不到的趣事儿……
只要心是快乐的,无所谓做什么,能用心觉察就好。
在重读《真心》的过程中,一扇又一扇明净的窗向我敞开了。
心是敞开的,生活就是敞开的。它与数字人无关,与春节无关,与功名利禄无关,与真真假假无关……
它只喜欢在当下觉察,当下清净。
以前读雪漠老师的书有好多梗过不去,有点像用冰包围的雪。
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内在的温度没有升起来,待它慢慢升腾,哪怕生命中最严寒的地方,也有了水的流势。
不要管它怎么流,也不要过多地去追问什么,只在当下做当下的儿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