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

作者: add7f3d2d429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0:43 被阅读4次

《浮生六记》卷二名为闲情记趣。讲的是一些精剪养节,接花叠石的乐趣以及与朋友饮酒游戏的回忆。我不懂摆弄盆栽植被的妙处何在。但开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却很熟悉。以前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古文《童稚》就是选自这卷。在网上一查,发现人教版已经将之换成为纪昀的《河中石兽》。以后的小朋友就无法欣赏到“青云白鹤”和“捉虾蟆,鞭数十”的童趣了。接着说卷三,继“乐”与“趣”之后,沈复开始着笔写“愁”。


人,难免自欺欺人

在前篇中,我说沈复是清朝好男人。读完卷三后,我有所改观。在对待结发妻子的情谊上,沈复固然作得了榜样。但在处理周遭事务和突然的变动时,沈复手足无措,不成样子。卷三的开篇,他首发感慨,说:“人生坎坷,多半是自己作孽导致。我讲情谊,重承诺,爽直不羁,却反而为此受累。”既他这么说,那就来看看沈复是如何爽直的?

有次,沈复随着父亲到海宁,家里的书信都由陈芸代写。家中偶有闲言,母亲觉得是陈芸讲述不当,就不让她代笔了。父亲收了来信,见不是陈芸的笔迹,认为陈芸轻视不屑,十分生气。沈复事后知道里就,想去申辩,芸制止他说:“我宁愿受到公公的责备,也不愿让婆婆不高兴。”于是沈复就听老婆的话,不去辩白,让陈芸蒙冤吃瘪。爽直一也!

几年后,沈复随着父亲到邗江游幕。其父金枪不倒,想要招个小妾。沈复托书陈芸帮忙物色。当婆婆见到女子问是谁,陈芸不知其父是否看中,推说是邻家的女子来游玩。直到老金枪接走了她,婆婆诘问道,“这女子不是过来游玩的吗?为什么娶走了?”因此,陈芸前受责于父,后失爱于母。落得两边不是人。沈复还是一声不吭。爽直二也!而且父亲招妾,不让母亲相看物色,让身为儿媳妇的陈芸去找。母亲脸面何搁?主次不分,婆媳之间能不产生矛盾吗?

两年后,陈芸致信,沈复不在,书信被其父亲拆看。信中说到弟弟启堂向邻家妇人借贷不还,还转告了婆婆的话,说老人生病,都是因为新妾而起。这一下,老金枪羞愧难当,恼怒极甚。询问启堂是否借贷不还,启堂佯答不知。老金枪暴怒,写信给沈复说:“你媳妇背着丈夫向外借贷,诬陷是小叔所为。竟还说我是老人!我要派专人送信将她休了。”沈复其实知道是弟弟启堂借贷未还,仍然没有去辩驳。真爽直三也!

沈复没有游幕坐馆之后,别的本事不会,只能写字卖画。家中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生活十分拮据。女儿青君过冬时,连一件像样的冬衣也没有。但是有朋友借贷五十金,请沈复作保,他却因为情面上难以拒绝,”慷慨“答应了。结果这狗友带着钱远逃。家里渐渐地无物可以抵还。真爽直四也!说到底,人生坎坷还是自己所致。


陈芸之死,情痴与血疾

情痴这个词要如何解释?情,即感情。对人对物,合着心了,就产生了情。痴,即痴迷。着迷入魔以致心结一处,就成了痴。所以,所合之人物事一旦有变,心就会牵动受激,于是夙夜忧叹,身心受损。

陈芸因母亲金氏病故,悲伤过度,犯下血疾。往后为沈复纳妾,寻得一浙妓之女,既美丽又风韵,名为憨园,陈芸很喜爱,与她结为了姐妹。前图后计之下,憨园应允嫁给沈复。陈芸因此十分得意,心中畅快,血疾年余不曾发作。然而后来有达官贵人以千金作聘礼,夺了憨园。陈芸知晓后,觉得自己真心相待却遭受了愚弄,非常愤恨,血疾大发。骨瘦形销,甚于以前。连床也下不得。从此憨园之事就成了陈芸的心头病。

后来外债与日俱增,他人非议也多了起来。父母因她与娼妓结拜,倍加厌恶。家里的其他人也因为她索汤唤药,心生嫌弃。但生活总得过下去。一次,有人请她绣《心经》,但时间紧迫赶着要,陈芸觉得绣《心经》能够祈福且工钱很高,便拖着虚弱的身子,强在十日内绣好了。我很奇怪,沈复为什么不阻拦陈芸?妻子病弱,明知是不能多劳的。身为丈夫强势些,以身体为重,要她不绣,陈芸难道不听吗?骤然辛劳之下,陈芸不见好转,反而增加了腰酸头痛的毛病。沈复只是感慨"薄命者,佛亦不能发慈悲也。"我真是一百个问号???

内有父母嫌恶,外有强人索债。幸好陈芸有儿时好友华氏邀请她到乡下调养。可剩这一双儿女该怎么办?不能全都带走呀。结果是女儿青君做了表兄家的童养媳,儿子逢森弃学拖人转去学做生意。饥寒交迫下,送儿卖女,陈芸这颗心真是千疮百孔。到了无锡华氏处。看不见公婆脸面,瞧不见周遭白眼,陈芸病也日渐好转,隔了两旬,就能起身行走。沈复也托朋友在别处找了一份代司笔墨之职,几经波折之后,似乎一切都安稳了下来。

然而悲剧始终就是悲剧。

陈芸在朋友家中调养一两年之后,身体转好,就急着跟在沈复身边。朋友华氏送一小男仆照料她,名为阿双。谁曾想几月之后,沈复遭裁员失业,陈芸再次陷入忧虑之中,加之阿双逃跑,血疾又发,形容惨变。沈复虽然好言相劝,然而陈芸心底里好歹过不了这关。从此梦话连连,说:“阿双逃跑了。”或者“憨园辜负我。”日渐消沉,没有了生人的光景。临终时,沈复陪在她的身边。两人说了这辈子最后的情话。可怜儿子逢森、女儿青君自别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陈芸待人极是真诚。憨园身为妓女之女,因为彼此说话投机,便结拜为姐妹,没有顾忌世俗的礼仪墨规。虽然文中没有明说,我猜测对待阿双也是极为有心的。阿双卷逃,她首先担忧的是他的生命危险,而不是家中被带走的财物。但陈芸也是敏感多心的人。憨园负了她,七八年后仍然是堵在心口放不下的石头。阿双卷逃,直让她恹恹欲死。极是真诚又极为敏感,像极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而且两人都有血疾之症。哎,多情之人必定短寿。


沈复,满是一事无成的温柔

沈复是深爱陈芸的,但是再真挚热烈的爱也不能填饱肚子。如果家道不败,他必定与陈芸一生快活。可正因少年时生活优越,沈复落下了富家公子的毛病。有闲散余钱的时候,喜欢倾囊相赠他人。有事没事的时候,喜欢喝酒赏花,游山玩水。对家里的生计没有思量考虑。女儿无衣,儿子失学,也只是在文字中作作感慨。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坐馆代笔,只是以写字卖画来维持生计,完全没有别的门路。可以说身为一家之主的男子担当,他是没有的。

他更像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孩。一旦遇到事情,便慌乱不堪,或者意气用事,直接让步,全盘退出。字里行间却自认为是气度挥洒,高人视下,而这更像是一种逃避,一种不会处理事物的无能,钻进经史子集里为自己找寻借口。许多时候还得依赖着陈芸帮忙思量筹划。

是的,沈复对陈芸确实痴心一片,甜言蜜语,满是温柔。但是陈芸过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陈芸病死,他是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的。男人成家之后,就应当万事以家庭为重,诗酒花茶的小世界应该放在之后。沈复的懦弱无用,陈芸也是知道的吧,不知她会否为之感慨?

我当以之为戒。

-全文终-

相关文章

  • 浮生五记

    沈复的《浮生六记》,包含卷一《闺房记乐》、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卷五《中山记历》、...

  • 读《坎坷记愁》:其时女子之悲苦凄凉

    先前读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卷,至今仍记忆犹新。转而许久后的今天,才读第三卷《坎坷记愁》,...

  •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一、书名《浮生六记》 二、作者:沈复 三:内容 有流卷,分别为:闺房鸡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

  • 【三知论1018在水一方】

    1【读书笔记】 《浮生六记》 今天看了第二卷闲情记趣和第三卷坎坷记愁。第二卷主要记录了笔者的日常闲情趣事以及和朋友...

  • 浅读《浮生六记》(1)

    《浮生六记》共分为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读沈...

  • 《浮生六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mawanrong 书中拾光 1 《浮生六记》原有六篇,今仅存四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

  • 融意趣于生活,踏坚实之前路——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散文作品,全文六卷,现只存四卷,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这...

  • 21天|冰糖橘子《浮生六记》

    【Day17】今日阅读《浮生六记》卷三 若没有这一卷《坎坷记愁》,我以为他们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虽然前两卷中偶...

  • 【读书】沈园偏多无情柳

    有些过往,有些梦境,在其破碎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去怪罪,怪罪它之前过于美好。 《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 1. 此篇...

  • 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

    《浮生六记》卷二名为闲情记趣。讲的是一些精剪养节,接花叠石的乐趣以及与朋友饮酒游戏的回忆。我不懂摆弄盆栽植被的妙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r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