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羽奇怪的摇摆态度
事实上,项伯连夜赶回新丰鸿门后,便去见了项羽,并将刘邦的意思做了完整的转达。等传达完刘邦的意思后,项伯又对项羽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什么意思呢?
项伯言外之意是:如果不是刘邦先攻入关中,你又怎么能进的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了,你去攻击人家,这太不仗义了。不如好好的对待他。
项伯这段话,算是把项羽卖到家了。前半段是对他的指责,后半段则是赤裸裸的问罪了。那么敢于这么做,他凭借的是什么呢?
项羽对亲情的重视。
他是项羽的伯父。如果仅仅从一个长辈的角度来讲,项伯对项羽说的这几句话并不为过。他甚至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慈严长者对晚辈的忠告。
但可惜,这是在军营,项羽是这支部队的实际领导者,决策的最终制定者。项伯则是这支部队的高级参政军官。他有对项羽提出正确,合理化建议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他的这个建议是否合理呢?
显然不是。项羽做出攻杀刘邦的决定,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下完成的:函谷关被阻,曹无伤进言,范增冷静比较刘项二人之后的建议。正是这些因素的推波助澜促成了项羽上述决策的制定。
从战略方面考虑,范增的这种建议是正确的。刘邦此时已露“王者之气”,二者之战只争朝夕,与其等其坐大,不如将其扼杀于摇篮。这才是范增通盘考虑后的结果。
这一结果如果顺利实施,项羽此战或可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政治上的最大对手。而其他对手,则大多目的单纯,只求裂地封侯,重返秦前局面而已。
严格讲,范增为项羽设计的是“王”道。这同刘邦是一致的。但可惜项羽为自己设计的却是“霸”道。这同大多数诸侯是相同的。
项伯也是这种想法。他在被刘邦的假象迷惑后,用以真正打动项羽的一句话,就是基于这个立场提出的: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义”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很多战争的发生都是基于对“义”的维护。就算到了春秋末期,甚至战国早期的时候。战争的引起,无论它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发起国还都要从义的角度出发,给它披上一件华丽的伪装。
项羽能够推翻刚刚做出的攻击决定,正是出于对“义”的向往。
其实,此时刘邦已经露出了破绽,给了项羽一个很好地开展打击的理由。
因此,对这个决定的放弃,简直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一个剑客不能一剑封喉……
一个杀手不能一击而退……
一个政客不能一战解决对手……
那么,留给自己的都将是无穷的祸患。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项伯的这个建议是多么的愚蠢。只凭刘邦的几句话,一杯酒,一张儿女亲家的空头支票,他就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和子侄。
这是很可笑的,但更为可笑的是项羽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摇摆态度。
从下达攻击命令到许诺项伯命令撤消,不过半夜的时间。再联系项羽前文的刚愎,这是很奇怪的,很有些令人难解,毕竟依据项羽的性格,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促使他做出任何改变,无论这种建议正确与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这次立场的摇摆呢?以致给了敌方以喘息之机。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因素值得探讨。
一是对亲情的重视。和项伯的血缘情脉,对长辈的天性恭顺,导致了项羽对项伯的言听计从,甚至有些敬畏。这从后文的记述里,我们可以看出来。
二是项羽对刘邦其实并没有要真正进行攻击的打算。决策的制定只是众多因素的促成而已。换句话讲,他也许并不是真的要灭了刘邦,只不过是碍于刘邦玩的太过火,想教训他一下罢了。
三对项伯行为追查不利,折射出的项羽法令不畅,可做凭依的军令条文建制不全。
比如,项伯去了哪里?为什么他能代表刘邦转达谢意?他对刘邦又说过什么?刘邦怎么知道的项羽阵营中的攻击计划?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交易?
等等这些问题,不知是项羽的疏忽,还是项羽刻意的进行了回避,抑或项羽根本就没有进行追查的意识。总之,在司马氏的记载里,这一项是个难解的空白。我们对它也只能加以猜测。而不能进行实质意义上的破解。
项羽在听了项伯的一席话后,司马氏在《史记》中只用了一句话做结:
项王许诺。
这一句话也许足以说明上面的问题。
纵观以后的楚汉争霸,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直贯穿始终,甚至成了刘项战争的主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