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天气,今天不错
可惜,又断水一天
连续3天的断水,严重影响了生活(只能买桶装水刷牙、洗脸、做饭……)
因此,办公室同事还一直感慨:非洲的那些缺水的地方怎么生存呐……
我并没有同意这种感慨:
“有水”有“有水”的活法,“没水”有“没水”的活法;而且,当你一直处于一种环境下、并且已经习惯适应,那么当发生改变时肯定是不适应的。
缺水的地方,早已习惯了“缺水”状态下的活法,或许当他们水域充足以后,还得花很长时间去适应、做出改变;
同样,虽然困难,我们还是有“水少”的活法:洗完用水节俭点、简单吃点,洗手水重复利用,天天洗澡也只能凑合着洗个脸了……
还是坚持过来了。
今天办公室7位同事一起吃个饭(所以导致今天所有计划都推迟了,(꒦_꒦) ):
总部派过来出差的一位同事,明天要回总部了。
一是,为了践行,为了同事情,为了一起办公生活的算是友情吧;
二是,一起待了近一个月,确实已经适应并习惯了这种环境。所以,但少一个人时,总会有点不适应。人还是有感情的……
三是,中国一直都会有这样的传统。现在也一直都在遵循。
截图自500px书名:《原则》
作者:瑞·达利欧(Ray Dalio),美国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1949年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记录:2018.4.4 贵阳
经典语录16:
“不管我们下多大功夫挑选新人,培训他们在创意择优的环境中工作,总是有很多人达不到要求。我们的做法是经过聘用、培训、测试后,很快地决定是解雇还是升迁,这样我们就能快速地确定优秀的新人,淘汰平庸的新人。我们不断重复这个工程,直到真正优秀者的比例很高,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要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职员坚守高标准,毫不犹豫地淘汰不称职的人。”
想法:
本来摘录的是下面一句话,但是“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到底什么样的效果? 所以就把上一段话全部摘录了,算作是解释说明的作用了。
“毫不犹豫”:做事要果断,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情感。
也就是作者之前一直坚持的原则(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原则):做事要更加理性,而非感性。
这是达利欧先生在公司选人上做出的严格标准(原则):不称职的人就必须淘汰,而且要果断、不犹豫。
那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
首先,考核人员和被考核人员,需要坚守桥水公司的高标准;
其次,考核人员,必须公平公正,处理事情理性(坚守原则)。不能因为有关系,就动情;更不能因为贿赂,而任用。
……
其实做到这点,说难就难,说容易就容易:
难。在于人总是有感情、有欲望的,100%理性的人基本不存在的;
容易。只要被考核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就可以直接PASS掉了,不用去思考(因为原则都已经被写出来了)。
好比:一个任务完成的要求是:过五关斩六将,而且必须全是SSS级通过,最后将大BOSS干掉。如果这时一个人也过关了,但是有一个关卡只有SS。这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根据任务完成的标准PASS掉这个人。不必再思考:他就差一个S,而且其他的方面做得都非常优秀,要不要再通融下?……
总结:依据原则(标准),做事要果断、不掺杂个人情感。
经典语录17:
“新入职者通常会经历一段18-24个月的调适期,之后才会真正适应桥水企业文化的精髓——探寻真相和透明,尤其是承认自身的错误并学会对待错误的正确办法。但有些人一直都不能适应。”
感想:
看来,在一个公司如果没待到两年,就不能说自己有多么了解这个公司。
(PS:当然,也需要这个公司有博大精深的企业文化,和非一般的规章制度。桥水企业文化的精髓(达利欧做出的原则),估计一般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并深入己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