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意之间刷到了一位文友的五月总结,从她的五月总结里得知写完了第一本中篇小说,第二本小说已写了接近五万字,这是人家一个月的收货,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就感觉很惭愧。
我也有打了鸡血的时候,可等热情退去,陷入瓶颈期的时候就变慢了很多。
看完她的总结,不经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写作出新,写作最先是想得到快乐,其次才是收益。
可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着急想出成绩,写小说的进度越来越慢,想要的成绩也一直未能实现。
这两天在看《反脆弱》时,书中有一个观点令我十分认同,许多成果之所以诞生并不是有意而为,恰好在无心插柳的意外下达成了,而发明成果最多的往往不是科学家而是其他职业的人员,例如牧师和自由时间多的人。
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想将一个好的故事通过文字诉诸笔端,可后来写着写着又卡文又赚不到钱,渐渐地就退去热情。
当我们很想达到一个目的的时候,往往会与目的失之交臂。
可如果能沉下心把该做的做好,那就会自然而然达到目的地。
其实写作赚不到钱是一种常态,但并不意味着写作就是无意义的,它无法带来可衡量价值的时候,还能带来更多无法言喻的好处。
记得曾经第一次写日更的那种吭哧的感觉,每写下一个字都会纠结以后被别人看到了会不会引起负面评论,正因为特别在意,所以写出来的文字也不够自然。
而坚持日更一个月后,创作的速度加快了,心里对于别人的看法也没那么在意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明白这件事情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有好处的事情就要持续做下去。
那时候还没开通会员,也不知道简书贝可以卖钱,实习完回家就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键盘,当一篇文章发布上去的时候就会大大的松一口气。
当脑海里只有纯粹一个念头的时候,成功就会悄悄降临。
记得那是21年10月1日发布的一篇小短文,标题名为《写小说真的能赚钱吗?》,发布之初并不知道会成为一篇很多点赞的文章。
短短几百字,为何能收到点赞,而有些千字文却无人问今?
因为想写小说的人很多,大家都想知道别人在这条路上混得怎么样,抱着观望的心态被标题吸引进来。
我当时也还没开始写小说,只是身边有一位师兄已经开始码字了,对于写作变现有了最表浅的认识。
写那篇文章纯属因为好奇心作祟,连自己都不知道写小说是否赚钱的情况下就想去分析正在做的人能不能赚钱,想起来就很搞笑。
有的时候敢做就能得到意外的收货,无知并不可怕,既然不知道就去把它弄明白为止。 写完这篇文字后,我要重新将落下的小说捡起,找回快乐写作的自己,将能不能赚到钱抛在脑后,首先是愿意写,并且持续写,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