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木兰》时,一直在回忆当年读过的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很想看到那幕“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美景,当然是看不到的,迪斯尼用它惯有的励志与幽默冲淡了当年木兰的无奈,但还好,全片并没有冲淡了中国几千年来唯 一一位不在宫延,不靠写诗、不因情史而流传至今的女子之美。
在中国文人的诗里,美女无数,你可以想出无数他们描写女子的句子,从曹植的“翩若惊鸿”,到“丁香般姑故娘”,木兰是唯一一个反传统美感的女子,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女子最大的成就,要么是和番,要么是在宫延中成功夺权,(这二者从根本上看,都是“以色取胜”)却从来没用来打战过!女子在战争中从来都在等待的角色,她们的美是“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可怜。木兰是唯一的“叛逆”!
迪斯尼很厉害,它挑选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仅有的“美少女战士”,这个人物本身就是“英雄主义的”,很符合西方审美中的”英雄主义情结“。然而中西方的差别在于,中国式的英雄主义在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在于”花木兰拯救全中国“。但这部片子,把这两者全用上了,通吃!
但这些明显还不够,《木兰辞》的基调太无奈,太压仰,唯一的笑点可能是全篇最后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无疑不符合动画片”快乐观影“的基调,但这也很容易,用一只贱龙和一只笨蟋蟀就“美国化”了,既体现了美国人的幽默,明快了整片的气氛,又加入了中国式的符号。
在“媒婆”的“传统市场”中没有卖点、一无是处的木兰,出征既是中华传统“孝”之大义,也成为她“自我寻找 自我实现”的唯一出路,她在战场上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她“勇敢 坚强 努力 善良”,这些中西古今的融合的美好,穿越了千年,在今日才被读懂,甚至她的爱情,也是今日我们“商业化”的需要,但也没有什么不好,动画片总是要一个成功美好的结局才能给人以希望啊。
最后吐槽下那些中学生都可以发现的硬伤:1、烽火台是作用是”烧狼烟“,不是点火把!2、那个时候没有”北京“!3、中国的皇帝极少有活到长那么长胡子的岁数!4、木兰看的书可以不写”简体字“吗!5、中国的淑女教育里没有”坦然“!(其它我都忍了!)6、那个卷轴!!!你字写错方向了!!!我们的卷轴是横向展开的!!!7、我们的小狗,传统名字叫”招财“!8、祖祠啊...我的祖宗想哭了,怎么可能是一座亭子呢!!!牌位啊,不是你们的墓碑!!!9、媒婆都是上门的啊,你那是选美!!!10、你们是不是太小看中国的”茶道“了,而且,对女子的要求里,最多是的织绣而不是会茶道吧 11、祠堂里怎么会有”你这边的 我这边的“母系和父系不会在同一个祠堂里 12、宰相看起来怎么像是”书记“13、军营没那么宽敞啊 一个睡一帐蓬14、那时候没火炮!!!14、我们的皇帝最怕死了,皇宫会没有军队守卫?15、全城人民跪首叩谢一女子?全死了都不可能!16、咱皇上从不在胸前挂那么大的金牌!!!傻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