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L10E05
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篇古典文体的文章,用古典文体的定义和四要素,写一篇评析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提交时间2月2日。![](https://img.haomeiwen.com/i1812102/0e2f47cbc9b9c53e.jpg)
什么是古典文体?王佩老师在好中文的课堂里提到的古典文体,英文是Classic Style 。也可以翻译成:经典文体,古典风格,经典风格。
意思是:清楚、简单和真理一样。(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
古典文体主张:用一种讲述真理和真相的方式来写作。不把思考的过程展示给读者,文章清清楚楚,简简单单,任何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都能读懂。
古典文体的四要素是:
1、真理真相truth )
2、展示展现presentation )
3、场景(scene)
4、玩家角色(cast)
看到这个作业,我马上看我的书架,最近在读董桥的书,里面的文章基本都是符合老师要求的古典问题啊。
董桥是谁?我也是上次去澳门在一个书店里,发现整架的书都是董桥的,可是这个作者我竟然没有听说过。书店的店员说,董桥很有名的作家,他在台湾和香港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大概是立场问题?他的书在大陆的确是鲜为人知。
我当时买了两本:《这一代的事》和《读书人家》。后来回来我一搜,国内是有卖他的书的,还比澳门便宜的多。我又买了好几本。有《清明前后》《橄榄香》《景泰蓝之夜》《一纸平安》。
董桥,1942年生人,至今76岁了。他是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印尼华侨,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当过《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苹果日报》社长等职。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章:“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深获海峡两岸三地读者清新喜爱。”
看来我不知道不代表大陆没有人喜欢他的作品,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董桥这本书《一纸平安》里的一篇文章《小品自序》,它是如何体现古典文体的这四个要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2102/536e1fde9c191030.jpg)
文章从《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篇故事引出一个观点:晚年之作,文字更简洁,文章更好看。
文章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好几个例子。一是说“我”那么喜欢的《阅微草堂笔记》,原来是是纪晓岚的晚年之作,65岁写到74岁。二是说到“我”当编辑时,作者宋淇晚年文字亦文亦白,越见简洁。三是说毛姆年轻时追摩词藻华丽,后来顿悟,“不必妙笔生花,句子越短越干净越像写电报越好。”四是朵丽丝说斯泰因晚年写得不一样了,更老了。五是说杜甫“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以上就是古典文体四要素的第一要素:真理真相。
第二个要素是:展示展现。说到毛姆小说《美国夫人》故事生动,行文流畅,是近年少见的好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句:“我找来细读,六百三十多页,几个晚上读完了,文笔果然轻便,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像炉边闲话,娓娓道来,琐碎亲切。”
其实,我们读董桥的文章就是这样的感觉。
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世界。
第三个要素:场景。我们读的这篇文章是董桥为自己作品写的序言。他知道自己是在跟读者交流,作者心中是有一个跟读者面对面交流的场景的。他很谦虚地说:“那堆老文章我都不敢看,看了一定要改,改了就不是旧文了。”然而他对自己要重新发表的文章还是有自信的,“岁月似水,分外无情,昔日一字一句老了一看都不惬意。”
这就是与读者对话。
第四个要素:玩家角色。
在这篇文章里,董桥设定读他文章的读者都是有文化基础的,都知道谁是纪晓岚,谁是毛姆,谁是杜甫。他相信读者能够听懂他在说什么。的确,我们能听懂,就算不知道《阅微草堂笔记》,我们也看懂了开头那个鬼故事,也觉得写得好玩。
以上就是对《小品自序》的古典文体评析,如果你看懂了,我很高兴,也希望你能喜欢董桥的文章,去找一些他的其他文章来读读看其中的古典风格。
此为小组作业。组名:夜之光。小组成员:安心竹、握瑜、麦田七星、温志坚、峨嵋含笑
L10E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