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每到农闲水枯的时候,闲不住的父亲,总是置身一人,下到房屋旁边的寨子河里,去挖河泥。父亲手持铁锨,一锨一锨的把河泥甩到岸边。等淤泥晾晒一段时间之后,形成了泥块,父亲再用板车,一车一车的把河泥形成的泥块拉到地里,当肥料使用。
在父亲挖河泥时,不仅能挖到一些小鱼小虾,也能挖到一些泥鳅。每次在父亲挖河泥时,由于河泥不仅又脏又臭,而且又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我们都躲的远远的,可父亲每次挖完河泥,本来皮肤就非常黝黑的父亲,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泥人一样。
小时候的田地,生产队总是几年之后,就会动一次地的,每次动地的时候,母亲都会说,谁得了我们家种过的田地都能沾上光的,因为勤劳的父亲,在打理田地方面,在生产队算是比较用心的一个。
父亲把一板车一板车晾晒成块之后的河泥,拉到田地里之后,还要再用抓钩一点一点的把河泥捣碎,再把捣碎之后的河泥撒向地里,而且还要撒上粪,这样土地就一年比一年肥沃起来了。
在过去没有化肥的年代里,河泥在农村是一种主要的肥料之一。由于我们的村庄到处到有小河,河底下都有一层沉淀下来的淤泥,因为有水中的动、植物在泥里腐烂发酵,河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很高,是庄稼生产中的一种优质基肥。挖河泥也就成了当地男人们的一项重要农事。
在一个生产队里,挖河泥的村民不是很多,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父亲不仅在村寨里挖河泥,也到离村庄有些偏远的荒滩里挖河泥开垦荒地。
父亲在他自己开垦的荒地里种上了庄稼,庄稼的长势和田地里的庄稼一样,长势喜人。后来,由于各种农业复合肥的不断上市,再也没有人挖河泥上地了。
前两年,父亲为了怕靠沿河的田地,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自己年岁大了,不能挖河泥了。父亲还花了上千元,请挖掘机帮他把靠河沟的土地清了一次淤。一来可以浇地方便,二来还可以多出来一点田地。
闲不住的父亲,除了挖河泥,几乎每年农闲的时候都要做河工的,不论是远处的茨淮新河还是本镇附近的河流,到处都留下过父亲做过河工的身影。
挖河泥和做河工一样,都是一种很沉重的劳动。父辈们受过的苦累,也都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