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漆灰的发展
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鹿角碎磨所成)。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
到了宋朝,灰胎下裹以葛布者则不多见了。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鹿角灰中混以黄金、白银、珍珠、玉石、玛瑙、珊瑚、贝壳等碎屑)。凡使用八宝灰之琴,如满天繁星。但此种琴也较为少见了。
到了明朝,除黑色及栗子壳色以外,朱漆之琴也已较为常见。除鹿角灰、八宝灰外,也使用瓦灰,另有由中药(无名异)等合成的杂类灰。就质量而言,仍以鹿角灰为最好。而明以后之琴的灰胎,比唐、宋之琴,一般相对较薄。
(二)断纹简说
所谓断纹,是古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
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附断纹解释)。
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所以,断纹也是判断古琴古老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琴笺》所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者,未及见之。”
最古的梅花断、牛毛断,当然非常罕见。而唐、宋之琴一般以蛇腹断为主,杂有流水断、冰纹断等断纹。
琴上的断纹形状和漆灰的关系也很大,如明朝以后之琴,由于漆灰质量的变化,加之漆层较薄,断纹种类反而较多,主要有:蛇腹断、流水断、冰纹断、牛毛断、龙鳞断、龟纹断等。
琴上有好的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当然,并不见得琴上断纹越多就越好。有些断纹裂开翘起,有碍弹奏,则应当修复了。
此外,也有伪造断纹的,但伪造的断纹大失自然,对行家来说,是很容易看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