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你会泪流满面,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桉树林中,绿叶伴着秋风起舞。
那冷酷苍白的人类守护者,
再次踏上了他那古老的轨道。
风驰电掣般越过愤怒的金牛、
星光闪耀的双鱼和宝瓶。
他蔑视太阳那吞噬一切的火舌,
还有人马和弓,
天蝎的螯,
半人马的暴跳如雷,
长舌那致命的缠绕,
他随之便隐遁而去。
不要问黑斯廷斯的哈罗德,
你知道他不在这里,
不要问在沙隆沉沙折戟的阿提拉,
或埃德蒙,这艾萨克法规的主人。
也不要问乔托,
或耶路撒冷的吉拉德人。
你一定看到了,
那前来迎接你的飞船,
下一次将会更多。
它们还将登上你那桀骜不驯的头顶,
架着你驶向海王星的黑夜!
是的,我们依然很勇敢。
尽管我们再一次了解到,
你携带着,
与你那冷酷无情的回归号角共鸣的信息,
我们人类最庄严的韵律,
我们却满怀着希望等待着你确定无疑的归来!——【美】乔治·韦瑟里尔(George W.Wethrill)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594e2c89787a940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fc88ca9af18052f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f4a3e652d0509145.jpg)
1.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也就是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国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George Elliot)、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从此开始。
中国百年屈辱,由此拉开序幕。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割让香港岛,并赔偿2100万元。
为什么英国土地不过24万平方千米,也就比广西大那么一点点,为何就如此敢侵略当时的大清帝国,因为科技落后,因为军事落后,因为思想落后,因为制度落后。
好,当时的全球第一大国,打我们和侵略我们,我们不敢有怒言。可是后来,俄军侵略新疆,法国侵略南越,德国侵占山东,日本侵占东北,我们一路被打,一路屈辱,为什么?还是因为科技不如别人,枪炮不如别人,军队素质等等都不如别人。
再后来,日本趁着二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个曾经匍匐在我们脚下牙牙学汉语,学习古诗词的大和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虐杀,更是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城,犯下了滔天罪行。
为什么我们还是被打,被凌辱,因为我们科技落后,大和民族经过明治维新,一跃成为当时的列强之一。而我们还在打生打死,还在为找不到出路而烦恼。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fe67b206ae43151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3d65a69a3918f302.png)
2.
其实,我们一直有人在研究科学技术。但是我们自己不重视,我们的士大夫们,将科学技术一律视为“淫巧奇技”,不能被放到台面上来讲。
不鼓励科学技术的时代,我们延续了千余年,直到被英法联军打得大败,直到把圆明园一把火烧了,直到我们的皇帝带着妃子逃出了北京城,我们才幡然醒悟——原来,世界已经不是那个冷兵器时代了。
火药是我们发明的,可是被外国人改进后,用来攻城拔寨,我们的军队,毫无抵抗知力。多么讽刺,我们可以喊着四大发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勾股定律是我们率先发现的……
今天,我阅读《<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其中第一篇第三章节,有一小节内容,讲到中国人的“猎彗之路”。
当我看到张大庆同志,经过十年时间的漫长搜索彗星,最终和日本人池谷薰几乎同时发现一颗新的彗星,得到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的认可,并第一次让中国人的名字镌刻在满天繁星的夜空时,我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池谷是谁?他是日本天文届猎彗人的执牛耳人物。他坐拥日本的科技优势,从19岁开始就发现了第一颗彗星,也就是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的池谷彗星(1963a)。那时候,小池谷就已经在109个观测夜晚中,坚守星空335个小时30分钟了。
后来,池谷又于1964年6月发现新彗星(1964f),1966年9月8日发现池谷—艾维哈特彗星(1966d),1967年又猎获人生当中的第五颗彗星,也就是池谷—关2号彗星。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54e97550ab77f58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a690235c727df13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ba9e26f07125632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cfc13515bd23f80b.png)
3.
我去百度搜索张大庆,根本没有这个人任何信息,我实在是心头一凉,为什么我们的娱乐明星,放个屁都有人记录在百度里,而我们的真正的追星一族——猎彗人,却没有只言片语,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歧视现象。
我又去搜索其他的天文学领域猎彗人,譬如葛永良汪琦等等,终于在百度找到了葛永良的仅有的一个百科消息。到了汪琦,要么是冶金专家,要么儿童文学家,就是没有天文学家。
难道我们吃的亏还不够大吗?难道我们因不重视科技而受到屈辱还不够深刻吗?我们对科学家们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真的太不够了。
像汪琦这样的科班出生天文学家,都在百度百科找不到一点内容,我们还指望他们能够把张大庆这种民间猎彗人当回事?
不过不要紧,总会有人记得的。科普作家卞毓麟不会忘记他们,《天文爱好者》杂志不会忘记她们,还有我黄思明也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这些用数十年付出辛勤汗水的天文爱好者,都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丝毫不比研究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科学家们差,我要给他们点赞,于是,我才写了今天这篇水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7ef27df9fcc5cf5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a9da1459ed642793.png)
4.
张大庆的,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他用业余时间,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2002年2月1日,正是蛇年的腊月二十号,大家都忙着买年货囤积食物,准备过大年了,只有他一个人为了梦想,带着自制的天文望远镜,一个人跑到柳园口黄河大提第39号坝,那里是他的观星台。
他刚刚忙完车间工作,骑着破自行车来到黄河边,此时群星璀璨,夜空中朦朦胧胧的那颗流星,就被他捕捉到了。
当时正是19:10分开始观星,也就五分钟,当他看到位于鲸鱼座的地方,划过一个不太明亮的星云状天体,他敏锐地发现这必是一颗新的彗星,因为这个位置的所有彗星,都镌刻在他的脑海里。
他断定这是一颗8.5等的新彗星,张大庆立刻联系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以及紫金山天文台的王思潮研究员。朱、王立刻联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电报中心主任。
当晚22点,张大庆收到朱进转发的电子邮件,说是已经有一位日本独立发现者,早88分钟报告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他本以为这次又要功亏一篑。
没想到,结局出人意料。2002年2月3日(蛇年腊月廿二),张大庆收到朱进博士电话,被告知:“兄弟,命名啦,你是其中之一,池谷—张彗星,编号C/2002C1,你填补了中国天文学的一项历史性空白,第一次让中国人的名字铭刻在灿烂的夜空,向你祝贺,向你致谢!”
此时,开封的早晨还是滴水成冰,张大庆全家人却是喜气洋洋,哪怕曾经嘲笑和讽刺张大庆的邻居们,当听到消息那一刻,也都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
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他们除了庆祝过年,最重要的一项,恐怕就是天上多了一颗以张氏命名的新彗星,十年之功夫,终于获得丰硕回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86e9d7814ed31d5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44d613e8d573a610.png)
5.
张大庆1969年10月23日生于河南开封市,他的父母都是工人,根本给不了他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16岁的小庆同学追求理想。说起来,他的这种坚强的信念和毅力,一定是他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爸爸赐予他的。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正是国家积极提倡开发大庆油田的时代。父亲没能同大多数人一样奔赴黑龙江大庆挖黑油。但是,他仍然可以表达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从1960年开始,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这种大庆会战精神,鼓舞了当时的广大老百姓,其中就有张大庆的爸爸。于是,看到刚刚出生的儿子,想都不想,就叫“大庆”。
16岁的大庆,双十年华,应该“志于学”。他不仅用零花钱订阅《天文爱好者》杂志,而且用简易的自制折射望远镜,观察到了哈雷彗星。
18岁的大庆,开始自己磨制反射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是没人逼他这么做,完全出于自愿和一腔热血。
19岁这年9月份,大庆终于磨制出第一面高质量抛物面反射镜,镜面直径达到了20厘米,焦距96厘米。几天后,他自己组装出一架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用它轻易观测到梅西叶表中的M76彗星。
此后10余年,大庆磨制的抛物面反射镜驰名全国,所有天文爱好者都找他买反射镜。因为爱好,因为独特的梦想与追求,大庆失去了很多,譬如泡沫恋人,譬如所谓的酒肉朋友等等。
从1991年开始,这一年22岁的大庆经过充足准备,他于这年夏天开始系统搜索彗星。23岁时,大庆独立发现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1992t),但是比外国发现者晚了20天。
大庆不气馁,也绝不可能放弃。25岁这年初秋,大庆同志一如既往观星,又兴奋地发现了一颗彗星,结果又被告知:这颗彗星有人于20天前已经发现了,也就是麦克霍尔兹2号彗星。
26岁的大庆,又于秋天收获季,发现了一颗新彗星,当他兴冲冲跑去联系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时,又被告知自己晚了8天,彗星已经被命名为德威柯周期彗星(1995S1)。
27岁这年的夏秋八月,大庆买了一辆摩托车,他跑到开封的乡下设立了一个观测点,他在那里夜观星象,晨观东方天空,努力了五年之久,毫无所获。
一直到2002年,张大庆才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成就,独立发现池谷-张彗星,这一年张大庆已经33岁了。
有多少人能够把自己理想初心,坚持17年之久。他坚持了下来,结果是成为了第一个姓氏飘上夜空的中国人,填补了天文学中彗星命名里中国人的空白。
所以,亲爱的简书朋友们,请你们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努力追求。哪怕世人都诽谤您,哪怕众叛亲离,您也不要丢掉初心与理想。
我在高中时就读过《牛虻》,里面主角牛虻就是这样一个众叛亲离,也不改变革命理想之人。何况,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可能面对这种众叛亲离的状况。
加油吧!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负青春,诗酒趁年华。一个车间工人,都能够十多年坚持如一日去完成理想。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为了这炽热而深沉的爱,加油!中国少年!加油,手机屏幕前的每个您!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628/4026bd71ce26117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