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老师总结了另外四条读书法。
第二招:慢读经典。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慢读经典就是精读的过程,精读就是要读得慢,反复体会。宋朝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过:“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在实际应用中,最管用的不是前沿理论,而是基础理论、基本概念。越是基础理论,适用性越强,高深的理论大多钻研的是并不常见的现象。
读经典能让你学会把一件事情掰开来、揉碎了、从正面说、从反面说,这样才能磨炼你的思维,不让你轻易被洗脑。回到陆九渊的那首诗,他后面的两句是:“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读经典,一时读不懂,不要着急。读不懂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很可能是经典的问题。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著作是要反复读的,每一次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找到的秘密。既然我们不奢望一次全部读懂,那么,要是读完了《复活》只明白了一个道理,得到了一个感悟,那又何妨?正如卡尔维诺说的,我们肯定会改变,经典依然如故,“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的作品”。你总有一天会读懂的。
第三招:顺藤摸瓜。我们大多数的阅读都是泛读。不做学问的阅读,有时候是为了实用。还有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广泛涉猎,开阔眼界,突破自己原来的思维定式,从别人的书中得到启发。那么,如何找到好书,找到好书之后如何在弹指间吸收别人数十年的功力。
一、读书要有品位。不是所有书都值得读,烂书不如不读。提高读书品位方法:
1、读别人的书评。好的书评会把一本书的背景、内容都浓缩地概括,好的书评家还会有自己精当的点评,多读书评,可以节约时间。
2、把你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多读几本。一般情况下,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也比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更好。
3、从脚注和参考文献中找书。有的书正文写得一般,但参考文献、脚注里可能有金矿。
二、学会交叉阅读。同时读几本书,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换脑,休息休息。二是可以参详印证,激发思想火花。
三、随手记录。每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想写下来,回头看的时候可以看懂即可。
四、有张有弛。读一本书不是匀速的读完,要抑扬顿挫、有张有弛。序言部分要重点阅读,这是作者介绍自己全书的重点内容和结构,这相当于到一个陌生城市先看地图,你总要先知道东南西北和地标性的建筑物。好的作者会不断的重复自己的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读到这些部分的时候,你要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论证的。
五、化整为零。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做好标注和笔记,这会在你续读时很快的接上原来的思路。
六、自建索引。读完一本书,你可以把最感兴趣的内容按照关键词列出来,对以后再查找相关内容很有帮助。
七、不断扬弃。人在不同时期会读不同的书,原来觉得好的,现在未必看得上。要有不断抛弃过去的胆量。
第四招:自建体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系。要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会“跨界”阅读。历史能让人更准确的把握世界,心理学能促成更清晰的自我认知,科普读物会对处理问题有启发,严肃小说对人性有深刻体察。
第五招:为写而读。李敖曾经说过,要想搞明白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写一本关于这件事情的书。只有经过写作的磨炼,才能把思维的逻辑梳理清楚。写作比的不是文笔,而是思路清晰不清晰。写作的任务就是,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何帆老师所提的读书法,我结合《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内容做以下补充:
关于泛读:
(1)先看书名页,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目录可以帮助你对本书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就像读懂地图的图标含义一样;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先检阅一下;
(4)如果是本包着书衣的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大多数的介绍里会将书中的主旨正确的摘要出来,这有助于你对书多一些理解。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可以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一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
(5)真正略读一本书,你需要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一本书的最后两三页,大部分作者会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关于阅读速度:
大多数人有能力比自己现在读的速度还快一点。速读的方法,你可以利用你的双手来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得越来越快。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我自认为这种方法其实也是挺慢的,读书速度的提升一定在你拥有庞大的阅读量之后,可以快速提取关键词。)
关于阅读层次和深度的问题:
1.学会透视一本书,掌握一本书的架构;
2.从阅读中提炼复述的能力,从学会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可以用自己的话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架构;并为文章拟大纲,这类似于何帆老师所说的“自建索引”;
关于为写而读:
这个观点非常实用,但是我并不认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写作,这突然把阅读的内涵降低了N个档次,我更倾向于认为“六经注我”才是阅读的终极目的。
阅读和写作互惠,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书和被教一样。教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写作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和消化你所阅读的书籍。但是,我以为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写作这种手段,把你的思维方式升级,阅读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写作,从功利的讲,可以是为了掌握一门新的技能,或者新的知识;从修养来说,是为了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在我心里,阅读最深层次的意义,是自我认知的不断升级,是不断适应并重塑自我,世事无常,精进不已,是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说到底,阅读,是为了向内求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