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牛棚杂忆》

读《牛棚杂忆》

作者: 优雅转身a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13:19 被阅读0次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牢记历史,清醒生活。

读《牛棚杂忆》心口始终压着一块巨石。

下面是摘自《杂忆》原文,窥一斑而知全貌。

“批斗者的理论水平极低——他们从来也没有高过——说话简直是语无伦次。我坐在喷气式上,心里无端产生出卑夷之感。可见我被批斗的水平已经猛增,甚至能有闲情逸致来评断发言的水平了。”

“站在阳台上,还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有一天,我在“锻炼”之余,猛然抬头看到楼下小园内竹枝上坐着的麻雀。此时已是冬天,除了松柏翠竹外,万木枯黄,叶子掉得精光。几杆翠竹更显得苍翠欲滴。坐在竹杆上的几只小麻雀一动也不动。我的眼前一亮,立刻仿佛看到一幅宋画“寒雀图”之类。我大为吃惊,好像天老爷在显圣,送给我了一幅画,在苦难中得到点喜悦。但是,我稍一定神,顿时想到,这是什么时候我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我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想真可谓顽固至极,说我“死不改悔”,我还有什么办法不承认呢?”

“连十几岁的小孩都知道我们是“坏人”,是可以任意污辱的。丢一块石头,吐几口唾沫,可以列入“优胜纪略”中的。有的小孩甚至拿着石灰向我们眼里撒。”

“有一天,我被押解着去拆席棚,倒在地上的木板上还有残留的钉子。我一不小心,脚踏到上面,一寸长的钉子直刺脚心,鞋底太薄,阻挡不住钉子。我只觉脚底下一阵剧痛,一拔脚,立即血流如注。此时,我们那个牢头禁子,不但对此毫不关心,而且勃然大怒,说:“你们这些人简直是没用的废物!”所谓“无用的废物”,指的就是教授。这我和他心里都是明白的。我正准备着挨上几个耳光,他却出我意料大发慈悲,说了声:“滚蛋吧!”我就乘机滚了蛋。我脚痛得无法走路,但又不能不走。我只能用一只脚正式走路,另一只是被拖着走的。就这样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来。我不敢进校医院,那里管事的都是公社派,见了我都会怒目而视,我哪里还敢自投罗网呢?”

“既然叫做“劳改”,劳动当然就是我们主要的生活内容。不管是在劳动中,还是在其他活动中,总难避开同监改人员打交道。见了他们,同在任何地方一样,我们从不许抬头,这已经是金科玉律。往往我们不知道,站在面前谈话的是什么人。但是对方则一张口就用上一句“国骂”,这同美国人见面时说“hello”一样,不过我们只许对面的人说而已。监改人员用的词汇很丰富,除了说“妈的”以外,还说“你这混蛋!”“你这王八蛋!”等等,词汇丰富多了。如果哪个监改人员不用“国骂”开端,我反而觉得非常反常,非常不舒服了。

“每次训话之前,监改人员先点名。这种事情我一生经历多了,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只有一件极小极小的小事,却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就是我将来见了阎王爷,也不会忘记的。有一位西语系的归国华侨教授,年龄早过了花甲,而且有重病在身,躺在床上起不来。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把他也弄到黑帮大院里来。他行将就木,根本不能劳动,连吃饭都起不来。就让他躺在床上“改造”。他住的房子门外就是晚间训话“罪犯”们排队的地方。每次点名,他都能听到自己的名字。此时就从屋中木板上传出来一声:“到!”声音微弱、颤抖、苍老、凄凉。我每次都想哭上一场。这声音震动了我的灵魂!”

“我们“罪犯”们已经丢掉了笑的本领。笑本来是人的本能,怎么竟能丢掉了呢?这个“丢掉”,不是来自“劳改宪法”,也不是出自劳改监督人员的金口玉言,而是完全“自觉自愿”。试问,在打骂随时威胁着自己的时候,谁还能笑得起来呢?劳改大院里也不是没有一点笑声的,有的话,就是来自牢头禁子的口中的。在寂静如古墓般的大院中,偶尔有一点笑声,清脆如音乐,使大院顿时有了生气。然而,这笑声会在我们心中引起什么感觉呢?别人我不知道,在我耳中心中,这笑声就如鸱鸮在夜深人静时的狞笑,听了我浑身发抖。”

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这个学生姓周,我不认识他,平常也没有听说过。到了黑帮大院,他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既然叫“右派”,而且还“老”,可见这件事有比较长久的历史渊源了。在中国,划右派最集中的时期是一九五七年。难道这一位姓周的学生也是那时候被划为右派的吗?到了进入牛棚时,他已经戴了将近十年的右派帽子了。这个期间他是怎样活下来的,我完全不清楚。等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满面蜡黄,还有点浮肿,头发已经脱落了不少,像是一个年老的病人。据说他原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学生。此时却已经显得像半个傻子,行动不很正常了。我们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受到十分严重的折磨的结果。这无疑是一个人生悲剧。我自己虽然身处危难,性命操在别人手中,随时小心谨慎,怕被不吃素的长矛给吃掉;然而看到这一位“老右派”,我不禁有泪偷弹,对这一位半疯半傻的人怀有无量的同情!

可是在那一批毫无心肝的牢头禁子眼中,这位傻子却是一个可以随意打骂,任意污辱,十分开心的玩物。这样两只腿的动物到哪里去找呀!按照他们的分工原则,一个很年轻的看上去很聪明伶俐的工人,是分工折磨这个傻子的。我从没有见过这个年轻工人打过别的“罪犯”。独独对于这个傻子,他随时都能拳打脚踢。排队到食堂去吃饭的路上,他嘴里吆喝着又打又骂的也是这个傻子。每到晚上,刑讯室里传出来的打人的声音以及被打者叫唤的声音,也与这个傻子有关。我写回忆录,有一个戒条,就是:绝不去骂人。我在这里,只能作一个例外,我要骂这个年轻的工人以及他的同伙:“万恶的畜类!猪狗不如的东西!”

有一天,我在这个傻子的背上看到一个用白色画着的大王八。他好像是根本没有家,没有人管他。他身上穿的衣服,满是油污,至少进院来就没洗过,鹑衣百结。但是这一只白色的大王八却显得异常耀眼,从远处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别人见了,有笑的权利的“自由民”会哈哈大笑,我辈失掉笑的权利的“罪犯”,则只有兔死狐悲,眼泪往肚子里流。

不必再写自己的感悟,只需认真品品这些辛酸的文字,就会对那个吃人的社会产生四面八荒的无力。

虽然季老先生语言平淡,无怨无艾,但那诙谐幽默的叙述之语却如一记记重锤击打胸口,让人欲哭无泪地沉陷在漫天悲凉和撕裂无奈之中。

读历史,不是为了讨伐,因了那段荒唐,更倍加珍惜当前。

相关文章

  • 读《牛棚杂忆》

    《牛棚杂忆》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的用散文随笔方式对其在文革时期不幸遭遇所写的的一本回忆录。 季羡林老先生对自...

  • 读《牛棚杂忆》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牢记历史,清醒生活。 读《牛棚杂忆》心口始终压着一块巨石。 下面是摘自《杂忆》原文,窥一...

  • 读《牛棚杂忆》有感

    之前在书吧里,看到过许多书友写季羡林先生《牛棚杂忆》的书评,每看一次都觉得十分痛心,我知道文革时的荒诞与残忍,但并...

  • 《牛棚杂忆》

    原创 (一) 季羡林的作品,在文革期间他遭受批斗,却从容面对,是一个伟大而坚强的人。 今天由...

  • 牛棚杂忆

    集体无意识的恶, 和个体的忍耐。 心疼。

  • 牛棚杂忆

    文/仁龙巴 读完季老先生的《一生自在》,便有一见倾心之感。很想探究他在十年浩劫中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保全自己的豁达...

  • 浅读《牛棚杂忆》季羡林

    2017.3.24-2017.3.25 完结 《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说“凭借回忆的方式追寻失去的时间”可以获得...

  • 读《牛棚杂忆》之随笔

    61.牛棚与东方地狱,牛棚里的牛去了东方地狱成了牛头马面,地狱里的牛鬼蛇神“越狱”到牛棚,将其变为人间炼狱。那些将...

  • 读书笔记

    今日读的是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还没有看完,也不能一次看完,心里太沉了,不堪重负。 “牛棚”,如果不是因为那个...

  • 浅谈《牛棚杂忆》

    记忆中季老的文章总是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总给人一种老学究的感觉,因此之前好多次推荐首页上出现季老作品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牛棚杂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rz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