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豆蔻蔻从甜甜的梦里醒来,伸了个懒腰后就起床拎着相机去了教室。
这一片平房其实是由中越区政府拨款建造的学校,供石景山区孩子们上学。
不过中越区政府并不是真正重视石景山区孩子们的教育,在得到上面教育普及力度大的表扬后,就削减了经费,导致学校的设施环境非常糟糕。
但怎么说也还是给石景山区不被重视的孩子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
豆蔻蔻之前被曝出做小三的丑闻,如同过街老鼠一般遭人唾弃,她也是努力过想为自己辩解争取些什么的。
只是没有人相信。
没有人相信就算了,她心灰意懒地带着相机离开是非之地,一路上走走拍拍倒也过的不错。
也许风头过去她还能回到那个圈子,往自己的目标多靠近一点。
豆蔻蔻来到这石景山便是走走拍拍、逃离那些风言风语的一部分。
是她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也是为了借助镜头让更多人知道石景山被遗忘的孩子们。
从一开始只想拍套照片就走到现在争取到三个月在山上的生活时间,豆蔻蔻在这里过得还不错。
昨晚的暴风雨过后,空气也湿漉漉的。
豆蔻蔻不怎么爱下雨天,但她爱极了空气混合着风和泥土的味道。
而今天她要拍摄的对象,是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嬉戏的孩子们。
她刚来这里想为孩子们拍照的时候,遭到了学校老师的很大抵触。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们暴露在一个陌生人的镜头下,甚至揣测豆蔻蔻来这里只是为了博取关注度。
所以她在和老师、孩子们打交道上花了不少时间,而渐渐地,他们会在她镜头下展露笑颜。
“我相信借助镜头的力量,能够让人直面石景山贫穷的同时感召到它和孩子们的力量。”豆蔻蔻是这么跟老师们讲的,“我不愿意只表现出石景山困窘、渴望帮助的一面,更不愿让孩子们在我的镜头下是苦大仇深的模样。”
学校的老师们都是老一辈的当地人,他们并不怎么相信豆蔻蔻所讲的镜头的力量。但他们觉得豆蔻蔻这小姑娘不坏,就任她满山满校地打转。
“姐姐!”难得在下雨天做了一个好梦的豆豆在看到她之后飞快地跑向她,刚刚玩过泥巴脏兮兮的小手就这么紧紧搂住了她,在白色的裙摆上留下了泥印。
其他的孩子们看到她也都向她跑来,吵吵闹闹地快乐极了。
“姐姐,你要把我头上戴的小花拍下来哦!”
“豆豆说昨天是你哄她睡觉的,我也想你哄我睡觉!”
“姐姐太可惜啦,昨天你没有把铁柱哭鼻子的样子拍下来,他的样子可好笑啦!”
……
孩子们吵吵闹闹的,而站在不远处的老师慈爱地看着他们,一切都很美好。
豆蔻蔻拍了不少照片。
破旧平房后大片大片的蒲公英,孩子们在其中嬉戏,笑得比太阳还快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贫穷”二字,乖巧坐着的孩子们抬头看向老师,而后排有两个小男孩窃窃私语着;正午大太阳的时候,孩子们排排坐在教室门口,拿着铝制饭盒开心地互相分享馒头与咸菜。
她觉得自己拍的还不错。
豆蔻蔻见过太多展露山区孩子的照片,大部分的照片都将重点放在贫穷上,却忽视了在贫穷中孩子们拥有的无限快乐。
他们极其容易满足,生活不易却还是轻易地展露灿烂的笑容。
这些笑容和孩子们都应该被好好重视。
豆蔻蔻收了相机打算回到住的地方,而豆豆拉住了她的衣角,怯怯地说话,带了孩子的憧憬,“姐姐,昨天那个叔叔呢?”
豆蔻蔻愣了愣,她蹲下身摸了摸豆豆的头,她没想到豆豆还记着张杨有的。
“叔叔他,很忙的。”
“有些人在豆豆的生命中只来了一瞬间,豆豆记住瞬间的温柔就好,记住昨晚叔叔的拥抱就好。”
豆蔻蔻说着豆豆半懂不懂的话,看着豆豆懵懂又乖巧的样子心被揪得疼。
她没法给豆豆关于张杨有的任何承诺,可又不忍心告诉豆豆残酷的事实,张杨有不会再来石景山的,他只是偶然来这看看,他不属于这,他属于那被高定西服和优质雪茄包裹的精英社会。
张杨有可以云淡风轻地来了又走,可豆豆却可能永远地记住张杨有,豆豆的世界太辛苦了,少许的善意就可以点亮一片荒地,可是当善意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是更为斑驳的伤口。
豆豆又突然抱住了豆蔻蔻,乖巧地说,“姐姐你别难过,豆豆过得很开心。”她读不太懂豆蔻蔻的话,但能读懂豆蔻蔻脸上难以抑制的遗憾与悲伤。
豆蔻蔻紧紧抱住了豆豆,“不管怎么样,姐姐希望豆豆每一天都要开心。”
她也要离开的,她所能够做的,不过就是给予他们短暂的温暖与永远的祝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