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我的健身教练外出学习了一套新的运动康复理念之后,私教课的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1
健身房里就这几类器械,怎么会说是翻天覆地呢?因为他传递的理念与过去不同了,从避免受伤的角度出发考虑训练动作,更贴近各人的身体情况和个人需求了。用我的角度理解,就是不刻意追求固定的发力模式,轻松健身。
这种力随身动的运动模式,对身体更友好,更注重内在力量和身体合力,增加灵活性。
健美比赛,会注重打造某些部位的肌肉形状。那种形状是人们用于评比衡量时打造出来的模版,少了与实际生活使用的连接。
在脱水脱脂状态下体现出来的肌肉线条,好看,但比赛时抵抗力极低,这种状态不能持久。
人是各种身体姿态的。作为普通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就可以达到增强力量,增加灵活性、平衡性的目的。
02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呢?让身体回归自然状态。腿疼了,不练,休息。左腿疼,练右腿。腰痛,练摆臂。上肢痛了,练下肢。总而言之,身体别闲着,也别过量。
健身动作,不用刻意地强迫自己挺胸抬头,而是按照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发力,用全身一起发力的方式去做动作。不固定在某一个点发力,上肢下肢联动起来。
多用自重、自由器械(无固定力线)来练习上肢和下肢,背部、肩部、胸部,大腿部位练多了,力气、肌肉自然会长出来。
想想峨眉山的担担客,他们腿部和肩膀胳膊的肌肉线条,就能明白重复的作用。
03
今天课上,教练给我教完了三个运动康复的动作模式:铁饼式左右转身、前后摆臂、跑跳启动。
教练说,可以加在每次健身前,也可以在身体久坐、僵硬不舒服的状态下做一做。
我反馈说,前天我练杠铃,回来觉得右后面肩背部不舒服,我就按照你说的练习摆臂,不适感减轻了。的确有效果。
我问教练,照你这样说,是不是杠铃我也可以不练了,对身体发力有限制性?教练说,是的。有很多让身体舒服动作可以做,不必依赖一种器械。如果你身体觉得不舒服,就停止,不勉强。
我跟教练开玩笑说,如果用这三个动作热身和放松,不再找你纠正我自认为不到位的动作,用力随身动的原理,量力而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来健身房了?教练笑而不语。
其实,健身场所无处不在。城市就是我们的健身房。想锻炼身体,关键是动起来。
但我认为,普通人还是需要掌握一些运动知识和发力模式的。我身边几位朋友,退休后练习太极拳,就伤了膝盖,最后只好放弃。
我为什么来健身房呢?有两点,需要师傅领进门,减少陌生领域学习时长。老师现场指导和反馈很关键。二是自制力不够。自制力不够,需外力来凑。
我的动物本能时不时会占上峰,拖我后腿,还得继续培养自己学习知识和运动习惯,直至成为本能。
或许有一天,我将会自由练习,离开健身房,不再依赖教练……
2023年9月8日健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