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初高中的时候特别爱看小说,毕竟最近根据小说翻拍的电视剧百分之八十都是看过原小说的= =(可见那时候是多么闲又不务正业),当然正经的名著看得很少,因此还是很浅鄙的,不知道能不能很好的将词达意啊。初中时候是看灵异小说出道(这词用的)的= =还有安房直子的童话故事,某年偶然在语文补充读本上看到,为其中温暖又略带阴郁(要是不理解这个意思去看一篇短篇就可以略微懂了)的感觉着迷。当然也看过少部分言情小说,记得那时候L借给我《小时代》,那是第一次看那么大本的书= =当时对言情小说不是很有好感,因为第一本看的某言情小说,觉得完全乱七八糟不知所云(不说名字了怕被打T T)。后来渐渐的看了顾漫的(故事性还不是很强)唐七的(故事性强但是抄袭不能容忍),ViVibear(之前重温觉得文字还是比较幼稚的,也是个被爆出抄袭的)的,Fresh果果的(《花千骨》),褪尽铅华的,(当时感觉这个作者文笔不错)娑罗双树的(巅峰),然后过度到了武侠玄幻小说,江南的,沧月的,沈璎璎的(最爱,也是被一种苍凉感吸引)。还穿插着看了些穿越小说,例如《别拿穿越不当工作》(虽然名字很俗,但这本小说很惊艳,前几章可能还幼稚一些,到后面就会觉得作者阅历非常丰富,不仅对历史比较了解,对心理学也很有研究。而且到后面故事很庞大很有想法,很有大局观(意思就是不局限于小家子气的言情小说))。到了高中也看一些人物传记,例如《两地书》《林徽因传》之类的,很不喜欢白落梅(不要打我T T),类似人物传记的书写成散文形式完全辞藻堆积不知道在说点啥= =,当时还喜欢看《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外加一些游记小说。还有九鹭非香的短篇小说(从这个时候起就喜欢短篇了)。当然我看的书真的是很没格局了,大多都是言情玄幻武侠小说,所以看的还是太少,想法也很肤浅啊。
果然这么多年了写着写着还是总是要跑题= =其实我想说的是,到了大学 之后,除了大一重温了一下看书出道作《封灵师传奇》系列(对,就是捉鬼小说),再也没看过除了专业以外的书,专业以内的书也是因为要考试才背的= =其实也尝试过重新打开以前看的小说,或者看新的小说,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是因为没有心思,整个人处于一种比较浮躁的状态,就是宁愿打游戏刷微博发呆都不愿意看书= =然而最近重温张牧笛的《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竟然一点一点看下来,又重新被吸引了。
被吸引的原因总结一下有这几点:
1.日记体,总有一种窥探别人生活的窃喜感= = (无法解释这种感觉)
2.连续性不强,看看放放不影响观感
3.虽然是初三的日记但是她的生活比我的生活有趣的多,并且她见多识广,她从小看的多也很有独特的想法
4.年龄大了,看点年轻的东西缅怀逝去的青春
第一次看张牧笛这本书应该也就是我初中的时候,现在重温发现她也算是我的类似导师一样的人物,很多游戏啊例如模拟人生,暴力摩托,还有动漫啊《地狱少女》,电影啊音乐啊都是跟着她接触的。就是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吧。毕竟重温之前一点都不记得是受她影响。
这时候又想吐槽我鱼一样的记忆,几乎等于没有记忆,除非很深刻的事情。幸亏这些年记了些东西不然仿佛一片空白
= =再一次成功的跑题。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羡慕她的生活,虽然也经常吐槽作业考试,其中有一句名句“考试就是翻来覆去的死”,但是依旧生活的很精彩,去KTV唱歌(初中完全不知道有KTV这种东西),在课上传小纸条(这个在初中也是完全不敢的,但是在高中经常= = ),各种漫评影评乐评(我那个时候只会看不会评= =),还有笔友的信件往来(这是最羡慕的)。也就是说,考试学习不是唯一,或者是说她一直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苦中作乐,然而我们那个时候是真正的翻来覆去的死啊= =
我觉得我的初三是最阴暗的一段时间,初中数学一向不太好,但好歹语音英语一直拉着数学缓步前进,到了初三换了数学老师后,数学基本把语文英语一起拖下山谷啊= =初三的数学老师正经太讨厌了,我认为完全不适合当老师,又不能因材施教,又特没有耐心,还各种讽刺学生,关键还自恃高级教师= =当时班上换了个班主任也不喜欢,各种重男轻女。我们初一初二班主任可是出了名民主有想法的老师,教学方法直至现在都很先进了。总之到了初三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家里的各种事情,就是一种有苦没处说的感觉,后来重新看自己的日记,那段时间真的是太阴暗了。
于是张牧笛的那本书在那时候就像是光芒一样照耀着带领着我渡过那样黯淡的时光。
后来上了艺术班,就是各种放松开心,音乐班的孩子们都是没心没肺开开心心不计较的,老师也是。在高中,数学成绩达到了整个学习阶段的高峰,也因为寄宿远离了家里的琐事,所以我之前一直感慨学了艺术上了艺术班是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啊。到这时候心境就完全不同了,当然那时候想法还是很幼稚的,
记得高中时候微博开始兴起,我还特地去找了张牧笛的微博,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清空了微博,可能也经历了一些不开心的事吧。然而我内心底一直觉得谁都能长大谁都能俗谁都能入世就是张牧笛不行啊,哈哈我怎么这样的。后来隐约知道她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现在也该毕业了吧。记得她在书里写过“为什么要考试,为什么要早上六点钟起床,为什么要拼命,为什么要在每个晚上都写作业,为什么要在法定休息日补课,为什么要做不喜欢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梦想。梦想来临之前,我们无路可退也无处可逃。”
那么多年过去了,再也不用考试了,不用六点钟起床,不用拼命,也不用每个晚上都写作业,不用补课了,也不用做不喜欢的事情了,你实现了你的梦想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