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独自一人在深圳,起早贪黑,看她憔悴的神情,就知道工作压力不小。两个孩子在老家,公婆带着,她总是觉得陪伴孩子太少,心里愧疚,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想要什么都满足。
有一次作文课,儿子把妈妈比喻成超市售货员,因为妈妈会给他想要的东西。
最近刚上三年级的儿子,要求买小天才最新款手表,要XX明星品牌最新款球鞋...
从她的语气里,察觉到她对儿子这种消费理念的隐隐担忧,又有点无能为力。
小孩什么都要买,爸妈有求必应,毫不节制,小朋友很聪明,几次后,他们很快便知道:只要我想要,爸妈都会满足我的要求。这种做法会养成孩子挥霍的习惯。
幼年时花的是父母的钱,长大后,如果这种习惯还存在,孩子未来就会挥霍得一无所有,把自己的生活逼进了贫穷的死胡同。
这种情况下,父母有必要跟小孩讨论,什么是“想要”,什么是“必要”。“想要”却不是“必要”的东西会白白消耗金钱,“必要”的东西才能让钱花得物有所值。
同时,大人适当地向孩子通报家情并非坏事。这样,孩子们会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视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艰辛生活,不再把父母当成是银行的提款机。
对家情知之甚少的孩子,则会对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感到习以为常。
以前读书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说爸爸赚钱很辛苦,都是一分钱一分钱攒出来的。
寒暑假在家,也深深体会到爸爸忙完白天的医生工作,晚上趁着没有病人打扰,继续用机器加工木料,虽然有时候一晚上就可以赚到多半个月的生活费,但爸爸挥汗如雨,半夜还在劳碌的身影,我一直深深刻在脑海里,让我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贴和爱他们。直到现在,我一直跟父母的关系都很亲密。
其实,品尝了生活的真实味道,寻找到人生的坐标和榜样,更激发了孩子们树立人生理想的愿望,相比之下,锦衣玉食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树立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