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写作训练
19丨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知识要点】:
1.关系就是自我
思考: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自我,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同时没有孩子也没有父母;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没有学生更没有老师。
2.人无时不刻不在关系中
思考:我们躲在家里,也要讲关系,因为你在家里做的事情,不能在外面做。以前有个学生总是喜欢在课堂上乱说话,扰乱课堂,我就举例:教室和家里不一样,这里是学习的地方,不是聊天的地方,同样一句话,在家里讲完全没有问题,在课堂讲就不一定适合。就如你在北海银滩附近穿泳裤随意走动,打球,晒太阳,搭乘公交车都没有问题,但是你在学校穿个泳裤做这些事情就不适合。
其实更加无语的是这个学生,在冬天的时候,全班关门窗晚自习,他不断放屁,很臭,他还很开心笑。我直接就赶他出去了。
3.不同的关系,不同的自我
思考:这个我经常跟学生讲,特别是那个妈妈的例子,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妈妈在跟小孩子说话大吼大叫,突然接到班主任电话就客客气气,是这个妈妈虚伪吗?是她表里不一吗?是关系!
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教自己小孩没有耐心,各种着急,数学老师的孩子数学很差;英语老师的孩子,英语不及格。但是教自己学生反而有耐心,而且教的很好,很多人讽刺这个老师连自己小孩都没有教好,还做老师。
这里还真不能就说这个老师水平不行,而是师生关系和父子关系不一样,很多老师教不好自己小孩,把关系弄混淆了,所以不要轻易去教自己小孩某一课的知识,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全把父母的觉得放下,做老师的角色。古人都是易子而教,还是很有智慧的。
网上有句话说:我们把坏脾气给了家人,把好脾气给了陌生人。这句话里面也是关系决定的。
4.用关系的视角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转变
思考:有的小孩作业拖延,但他不是所有的作业都拖延,数学他就很快做完,因为他喜欢数学老师;语文总是不想做,因为这一课学不好,或者小学、初中某个语文老师伤害过他。
有的工作你迟迟不做,是因为你不喜欢这个领导安排的工作;有的工作你马上做完,而且还不是你的职责范围内,是因为你跟布置这个工作的人关系好,想帮一帮他。
生活中,会听到:我对事不对人。说这种话的人几乎都是过度自信。人都是被大象牵着走的,你跟一个人关系好,他做了很多错事你都觉得:只要做事情,都会犯错的,除非不做事情;如果你跟一个人关系不好,他的一个眼神你都觉得他是针对你,进而找出更多的证据,说他在背后害你。
5.关系的视角扩展改变的空间
思考:什么是自我,每个关系中都有一个自我,找到我们可以发展的那段关系,把那个美好的自我不断发展,而不要纠结于那些不好的关系中的自我。如果看到每段关系都是全新的自我,我们就会有改变的空间。
最近在跟社群的小伙伴做事情。有个很深的感悟。事情和人,人更加重要。践行群7年的战友,大家并肩作战做一个项目,不管事情做得好与坏,经常线上反复沟通,投入时间,从陌生都熟悉,到把事情做成功,时间就是生命,彼此投入时间,就是你我生命有了彼此。
最后把事情做成了,也获得深厚的友谊。7年的呀!高中同学+大学的同学的感情。很多人结婚都过不七年就分开了。
【我的感悟】
一起都是关系,这个不是贬义词。关系的好坏,一个关键就是彼此投入的时间多和少。我们为什么跟家人关系那么好,因为整天呆在一起,吃饭,睡觉,游戏。远亲不如近邻,特别是在外地生活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没有见面的,反而是令居天天相处,偶尔还相互照顾一下小孩,如果两家人都是外地人,基本跟亲人无异了。
【我的行动】
1.我们有矛盾,有冲突,除了从事情本身思考,可以从保持的关系去思考,是否我们彼此的关系出了问题
2.家里没有什么对错,看是否有爱,爱在,很多是非对错都是细枝末节,特别是夫妻和婆媳关系,笑来说夫妻关系有矛盾,是彼此投入时间太少。真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