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关系的发展(22-33)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关系的发展(22-33)

作者: 郭晓雯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5:22 被阅读39次

22丨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从关系的视角来思考自我: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第二,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第四,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从关系看自我,就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当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面。

关系的视角,想想也是,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效果完全不同。这也是因为我们和说话那个人的关系还有认可度吧。所以,不需要去介意为啥说半天人家都不懂,也不用过多因此给自己贴太多的标签,真诚分享,问心无愧就好了。至于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出发就好了。
感觉自己自己有点唯心主义啊,那又怎么样呢,螺旋状发展呗,摸索中进步。


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当别人跟你说一件事时,他对你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你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就是影响我们的行为关键因素。

语言要求和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第一,在回应对方之前,你要先想想,他把你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而你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第二,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已经有一些不舒服了,那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了。(通常这种位置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去替别人负责。)第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期待的力量是很大的。)

个性呢?其实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角色,要理解下。之前对角色的理解只停留在身份上,今天看完,有点发现,角色本身有他人对自己的期待,这也是一份责任吧。
作为母亲,对亲子的案例特别敏感,这讲中母亲对孩子做的事,自己也常常会犯,所以要好好理解下趴活——第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然后就是——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掘自己无限可能吧。


24丨关系的语言: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外音”?

角色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你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你在关系中的角色。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听和说,来理解这种角色期待。可实际上呢?人们在沟通里,很少直接说关系。他们一般只会说他们遇到的各种事情。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如果你能理解关系的语言,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内容是表,关系是里。

关系的语言:对人不对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而只要有关系,就有关系的沟通。甚至可以说,这种关系的沟通比内容的沟通更加广泛,更加普遍。

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第一,你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二,在了解关系的语言后,你就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第三,要在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么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看完,突然觉得很冤,总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能够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人有多少,甚至有时候不是不愿说,而是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说需求是什么。

想起和老公的沟通,常常有种无力感,原因也是不外乎,没有看到彼此真正的困扰在哪,只是停留在内容上,很少去思考内容背后的语言。
等我听完,也要用学到的方法,思考这门课程框架的搭建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25丨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角色是系统逐渐生成的。婚姻的一个事实是,因为结婚,每个人都需要在婚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让这个家庭顺利运转下去。有些人成了面子,就有些人成了里子。婚姻是有牺牲的,这就是一种互补。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角色是系统运作时逐渐生成的,而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虽然身处关系中的自己也很痛苦,很想改变,但因为系统运转的需要,他们自己也很难改变。这就是系统中关系的互补。

系统里所谓的角色好坏,都是相互造就的。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第一种,就是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就会变得特别不能干。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第三种,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角色的错乱。
人是有很多可能性的。而互补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这些角色,抹杀了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对于关系来说,改变不仅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你知道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你就在重塑一个系统。

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受到很多阻力。

但是最终,这个系统会从混乱,达到重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更多弹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听陈海贤的课程,把一些观点落在自己身上,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家排——应该就是在讲序列的,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站错自己的位置,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站错了位置,平衡被打乱,,而这一切不是个人能力范围能够解决的事情。静下心,想想到底良性互补是啥样?

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受到很多阻力。但是最终,这个系统会从混乱,达到重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更多弹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自勉吧。


26丨不安全依恋:爱为什么会变成牢笼?

最有利于自我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够为自己负责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首先,我们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而是能自由地做出选择。其次,我们能够去不断探索新的关系,发现更多新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导致感觉混淆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安全依恋。不健康的依恋带来不安全感。健康的依恋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依恋其实是一个情感通道。它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在依恋的关系中,孩子就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妈妈的感觉。

不安全感影响自我发展:第一,如果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那我们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就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第二,因为习惯了观察别人的情绪,这种不安全感很容易让他们对别人的情绪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朋友。第三,不安全的依恋,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既然旧的经验来自以往的关系,那我们也需要在新的关系中塑造我们的新经验。

有种回到原点的感觉,对一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安全感,而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是母亲的情绪,父母关系的和睦。突然就想到了家排,关系其实也是一种系统吧,虽然没有系统地了解,但是这讲看完突然就有种感觉想好好去看下《身体从未忘记》,一些内在东西的传承是否是通过身体(基因乃至一些说不上来的东西在传承)。
这讲看的有点沉重。活得自在——好像有这么一句话,只有你活出自己真正的样子,孩子才能活出她自己。要修炼的始终还是自己,孩子是上天派来的信使,提醒着你,有些地方需要改变。


27丨关系的三角化:当心成为痛苦的“夹心人”

比较稳定的关系,常常都是三个人的。三角关系本身不是问题,它是一种正常的人际现象。如果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一直成了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我们就说,这个人被三角化了。

所有的精神疾病,究其本质,就是三角化的问题。

三角化是很普遍的,家庭、职场。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产生很大的情感压力。三角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固化了我们的某个角色,让我们没有办法自由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立场。

父母吵架经常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是吵架本身,而是这种三角化的关系造成的。

源头,是因为我们回避彼此的矛盾,所以通过引入第三人来解决。如果你是正在把别人三角化,那你就要注意,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对,你必须去面对。而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你也需要重新回到两人关系。你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

三角,是最稳当的关系,因为三个独立的角点,一旦其中的一个点不在自己的位置,变成立体的低点或者向其中的一个点靠拢,三角就失去了平衡。

核心:是自己的位置,学会面对。所有的关系都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系,母子的关系,父子的关系,每一个关系都应该是独立的虽然也无法完全切割,怎么说呢?我的理解就是爱孩子就只是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就只是夫妻之间的事情,面对自己责任的部分。

其实三角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自我的认可吧,不相信自己可以面对(三角化他人,找助力),怕被遗弃或者孤立(被三角,找个靠山依附),要退出三角化,拥有稳定的关系,始终是要找到自己,接纳自己,也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吧。


28丨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指责?

“都是你的错”的思维源头: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从关系的视角看,我们就会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的各方相互配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无论是怎么样的关系,对错思维都把关系的双方对立了起来,塑造的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只有你的思维挣脱了互相指责、推脱责任的死循环,你们的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他改不改是他的事。你能不能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你怎么做,这是你唯一能控制的事情。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对不同的人,我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要求,往往越是亲密要求越高。标准就在于彼此的关系吧。容忍观念的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只是如何去看待观念的差异呢?可以不断学习去改变自己,“谁痛谁改变”,如果一个不断前行,一个停滞不前呢,无法一致的步调是不是会带来更大的距离呢?


29丨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爸爸妈妈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子女就会把他们的矛盾当做自己的问题。

“都是我的错”的根源:相比于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都是我的错”经常是被三角化的人会产生的典型心理。他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有时候,这样的组合是成对出现的。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说不上来,这一讲中一家人的模式,是我们中生活中多经常看到的场景。父母互相指责,旁边是默默哭泣的孩子。父母稍微理智些,会告诉孩子,只是爸爸妈妈想法把一致。只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互相指责的人对孩子来说,是最亲近的两个人,是她身份的缔造者。不理智的就直接告诉孩子,因为你,所以父母吵架,好无辜的躺枪。
分清界限,看清自己的界限,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不去承担不是自己的责任。


30丨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刺猬,离得远了会觉得寒冷,离得近了又会相互伤害。自我发展需要独立的空间,所以才要有边界,才要区分你我。

关系的纠缠两个特点: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相互加强的循环;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我们忍受不了他们对我们失望,所以才会要求他们不要有对我们那样的期待。可是,一旦我们对他们有了要求,那我们就陷入了形式上的对称,我们的关系就会纠缠不清。

有时候别人就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哪怕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就是因为没法处理自己的内疚和失望,我们才会希望妈妈来解决这个问题,才会让关系继续纠缠下去。可我们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呢?也许不是内疚,也不是失望,而是情感上的远离。我们最害怕的,是最亲近的人也会和我们有矛盾和冲突。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不记得啥时候听过一句话,放下她,放过你自己。很多时候选择原谅或者说不计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继续在这样的状态中继续前行。所以不开心的时候,让自己写写心情日记,会帮助自己梳理思绪,找到事情背后自己的原因。

自己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很贴切,其实想想很多的事情,都是自己事情,当遇到不同看法时,是纠结在你怎么可以跟我想法不同,还是思考为什么想法会不一样,考虑的角度是什么。当少了对抗,回归到事情本身,是不是就能共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应该是头脑风暴的核心吧,一起解决事情,而不在心情上纠结。


31丨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在情感的纠缠中,分清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许就不会那么让我们困扰。

关注自己而非他人,看清自己要的,而不是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其实核心也是承担责任吧。看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不是别人希望我做什么;为自己的希望负责,而不是让所谓别人的想法成为自己的借口。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安全感真的很重要,是一个人能够独立站立的根本。当内心足够坚强,就无所畏惧,不是因为知道不会失败,而是知道自己能够面对。


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课题分离所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孤立主义。人总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开,不仅不会妨碍合作,还会促进合作。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其实不难理解,只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被评判者反抗的,不是评价这件事本身,而是在评价背后的关系。

所以强调观察,就是强调把“我的意见”和事实分开。

我观察到的事实,就是我们都能共享的东西。事实里并没有我的意见在,也就不会有评价所造成的不对等的关系,自然就更有利于沟通了。

我再来强调一下:

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

就是说,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比如,“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不公平”,“不公平”是想法还是感受呢?是想法。

同时,不公平也是一种评价性的想法,对方很容易会把它当做批评。

如果要表达感受,也许你可以说:“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很沮丧,或者很委屈。”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我很委屈,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去批评他,而是去了解他,安慰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同样跟我们日常的做法不同。只有在最放松的时候,在我们最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假如我跟人说,我很委屈,而别人笑着说,你委屈关我什么事,我一定会深受伤害。这就是表达感受难的地方,也正是表达感受最有力的地方。

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可是,什么是造成我们感受的根源呢?

我们很容易觉得,对方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是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愿望,让我们这么沮丧或者委屈。如果是这样,那你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分开。

事实上,我们自己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让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和我们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表现在沟通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是前一种,在表达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说:

“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我很失望。”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是说,我的失望是你引起的,因为你没写我的名字,所以我很失望。

可是,如果你是那个为自己感受负责的人,也许你的说法就变成了:

“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我很失望,因为我很想和你有更紧密的联系。”或者说:“因为我很想减少婚后可能的矛盾和猜忌。”

这么说和前面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

她其实是在说,她很失望,但不是因为“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因为她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在这样的表达中,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行为分开,从而承担起了关系中,我们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责任。

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在沟通中的意义是不同的。

你的行为引起我的感受,所以如果我感觉不好,那么“都是你的错”。而我的需要和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这就没有了指责的味道。

相反,我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需要安慰的位置,而对方也更可能从他的防御姿态中解脱出来,来理解和安慰我们。

所以,通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了合作的沟通。

第三个要素,就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

比如,你和同事一起配合做一项工作。你工作了很长时间,觉得累了。你可以跟他说:“我很累了,能不能来帮帮我?”而不是说:“我都干了一天活了,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吗?”

因为后一种表达,其实已经是一种指责了。

这时候同事可能就会说:“干这么点活也叫累,我上次连续干了两星期,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我们会以自我辩护的方式提出需要呢?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聚焦的重点不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应。我们在想的,是怎么说服他,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可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假设他是需要说服的,你同时也假设了他并不情愿来帮助你。在这样的假设里,你已经把他放到了你的对立面。他拒绝帮你,也许拒绝的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需要背后的指责。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

就像我们在课题分离中所说的,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

可是,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而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

还是回到前面那个情侣的例子。

这个女士是很生气的,当她提出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到底是在请求还是在命令呢?

我想,还是命令居多的。可以设想一下,当那个男生不答应,也许她就会说:那我们就分手吧”。

但是,如果她是以一种请求的方式提出,她可能会说:“能在房产证上加我的名字吗?因为我很需要”也许男生会更容易考虑她的请求。

好,回顾一下这一讲的内容。

这一讲我们主要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我们既能分清楚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你的事,同时还能促进彼此的合作。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这没错。可这并不妨碍我伸出手来,邀请你来走近我、理解我、帮助我,如果你愿意。

下一讲,是关系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我想谈谈建立新关系的必走之路。

我们下一讲见。

欢迎关注陈海贤公众号,获取更多延伸阅读。

(微信搜索公众号:陈海贤 添加关注,ID:haixiansalt)


33丨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独立,是建立新关系必须要走的路。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看过一个关于生命的纪录片,说所有的生命,在很久很久以前,都是从同一个细胞来的。这些细胞不断分化、分离,变成了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才有了我们地球丰富多彩的生命圈。

某种意义上,人也在不断经历这样的分化和分离。

从生理上,这种分离自我们从娘胎出来,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完成了。

可是关系上的分离,就不那么容易了。

无论是家庭、组织还是集体,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抱有天真的幻想。如果我们总是惦记着别人的目光,总是让别人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情绪,总是因为内疚不能维护自己的边界,或者利用内疚去控制别人,那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还没有和别人分离。我们和别人还是一体的。

精神上,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这是自我不断从关系中分化的阶段,也是自我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第二个阶段,是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会变成一个老好人,不敢确认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会因为没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

这个阶段,就会遇到我们前面所讲的人际关系的种种难题。

第三个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发乎本心了。

独立意味着孤独

可是,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可是他也知道,别人帮不帮他,这是别人的课题。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我们总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的意思,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可是,也正是因为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地对我们好,我们才有了感恩的理由。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不得不”的强迫,关系里的两个人,也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一些朋友在听完分化和纠缠的理论以后,经常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我是不是要反抗我的父母呢?

很多分离是通过反抗来的,就像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通过反抗父母来获得独立一样。

但是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什么是真正的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比如,父母希望你早点结婚、生个孩子、回家乡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之类。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他们生活才会好。可是你不能这么想,因为只有你知道这是他们的问题,你才能腾出手来帮助他们。

独立跟我们在关系上的亲近矛盾吗?不一定。

我想,独立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投入和他人的关系中,只是,这次是出于他们主动的选择。

曾经有一个爸爸,在听了我的一个讲座以后问我:“如果说爸爸的事是爸爸的事,儿子的事是儿子的事,那是不是说如果我儿子有困难,我就不用去帮他了?这是不是就太自私了?”

他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儿子高考刚结束,正在纠结去哪里读大学,读什么专业。

我说不是。如果你相信你帮儿子仅仅是出于爸爸的义务,是被迫的,那也许你就可以不去帮他了,毕竟是他自己的事。

可是很多时候,就算没有爸爸这个身份,没有这个义务,我们仍然是愿意去帮儿子的。

在帮他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儿子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这样,你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儿子自由。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如果你认定人的本心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那人的独立和自由自然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所以要用孝道之类的规则去约束一个人。

可是如果你相信,即使没有被胁迫,没有必须和应该,人仍然愿意对别人表现出善意,那独立和分离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期待别人的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只是出于对另一个人本能的爱和同情,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也可以不必这么做。

家庭治疗师Monica Mcgoldrick曾经写过一本书,叫《You can go home again》。这本书的意思是说,只有经历过离家,你才能选择回家。

同样,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曾经有一个男生跟我说,他知道了父母的困难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他还是选择回家乡的一个小城市去照顾父母。

我说好的,你知道这是你的选择就好。我祝福你。

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很多年以前,我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讲东北的一对母子。母亲已经80多了,儿子也60多岁,退休在家。

母亲住在城市的公寓里,每天都很无聊。儿子说,我看我妈这样下去,就要闷坏了。于是他就改装了一辆三轮车,带上行李家当,骑着三轮带母亲周游全国。

老太太实在太老了,神志也有些不清楚,在央视的节目现场,居然睡着了,打起呼噜来。当她醒了,说起旅程上的趣事,虽然说不清楚,可是表情却是喜逐颜开。

当主持人问:“你怎么看儿子骑自行车陪你周游全国呢?”

主持人的意思,是想让老太太说些感激儿子的话。可是老太太脖子一梗,很不客气地说:“这有什么,这不都是一代顶一代的吗?”

儿子陪着她在那儿笑。

在节目里,儿子说:“我们就准备这样在路上了,万一哪天我娘没了,我觉得她也还去的安心的。”

现在离这个节目已经十几年了,也许这位老太太已经过世了。可是我一直记着这个节目里母子的单纯的笑。这个笑里,有最朴素最深情的关系在。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最后,我用一个故事来结束我们这一章关于人际关系的课程。

有个挺有名的画家,从小就教儿子画画,希望儿子子承父业。他对儿子很严格,儿子的童年都泡在画画里,也经受了很多的批评和指责。

高中的时候,儿子开始叛逆,不想再画画了。可这个爸爸还是逼着儿子填了一个艺术院校。结果儿子四年都没再拿画笔,开始辍学做生意。

爸爸各种威逼利诱,儿子就是不听,父子之间有很多的矛盾和争吵。最后,父亲也就只好放弃了。

过了几年,父亲病重去世了,临走前跟儿子说:“是爸爸不对,爸爸不该逼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原谅爸爸吧。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父亲去世后,这个儿子到了另一个大城市,又重新拿起了画笔,并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

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总结一下,关系单元的最后一讲,我讲了独立。

虽然独立意味着孤独,但是这是你必须走的路。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投入一段新关系中,实现关系上的自我发展。

从下一讲开始,我们会进入一个新单元——转变期。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在人生重大转折中成长和发展。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梳理课程内容,系统地回顾“如何启动行为改变、思维改变、和关系改变”,我画了前三章的思维导图,放在文稿中,希望能对你的改变有所助益。

欢迎关注陈海贤公众号,获取更多延伸阅读。

(微信搜索公众号:陈海贤 添加关注,ID:haixiansalt)

相关文章

  • 谈谈转变

    今天,我读完了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我是通过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知道陈海贤老师的。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这本书是陈海贤写的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脱胎于陈海贤在得到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音频课程我买了,但是听完...

  • 《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1——改变的本质

    以下内容是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部分内容摘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人总在慢慢变化而不自...

  • 关系中的角色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当我们脱离的个体角度的桎梏,进入了关系...

  • 《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

    这是得到APP《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三模块——关系的第二篇课程笔记,上一篇课程笔记:《自我发展心理学》丨用关...

  • 关系的纠缠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人?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何为关系的纠缠?前几节课分析了人们混淆...

  • 2019-08-15

    这周我们上线了一门重磅课程《陈海贤·亲密关系30讲》。这是继《自我发展心理学》之后,陈海贤老师开设的又一门大课。这...

  • 都是你的错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会相互指责?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关系,是一种自主...

  • 关系转变

    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关系是幸福感和意义感的来源,关系里有我...

  • 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关系的发展(22-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e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