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怎样从一个人的公益之路,到一群人的公益之路,再到一代人的公益之路?(之五激励篇)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在公益之路上,不愿走的人不该受到惩罚,甚至不该受到鄙视。这一点是必须的。因为公益是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一点更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要求每个公民都遵纪守法,但不可苛求每个公民都去做公益、行善举。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也正因为如此,在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代人的公益之路上,应该有一种激励的机制,即走在公益之路上的人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爱。比如在志愿者活动比较成熟的国家,参加志愿活动是要计分的,这个分值是真金白银管用的,是大学生的可以算学分。这方面竹简没有第一手资料,不敢说很多。
现在我们的激励机制也一天天在完善,但似乎还缺乏相对的统一规范,权威似乎也不太够。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
二十六、怎样从一个人的公益之路,到一群人的公益之路,再到一代人的公益之路?(之六创意篇)
称得上“项目”的公益活动,往往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应该有一些,而且应该有一些具有感染力的项目。这样的公益项目就离不开创意。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在公益项目创意方面,竹简不过是朦朦胧胧的刚有些意识,经验远远谈不上,能力肯定很不足。这里不过是抛出一块土坷垃,看看能不能引出他山之玉来。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以竹简粗浅的体会,公益项目的创意至少要扣住以下四个要点:
一是不可偏离公益的宗旨,这是前提。
二是要有特定指向的目标,这是基础。
三是具备唤醒善心的力量,这是关键。
四是搭架公众参与的渠道,这是保障。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比如竹简近年来一直在推的“待用快餐”项目,就兼有以上四个要点。首先是名副其实的公益,其次面向特定的人群,第三以让受救助者有尊严而播下善心的种子,第四公众参与进来比较方便。
我的公益之路10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