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今天和一网友聊天,她说她那里下好大雨,还打雷,雷声很吓人。
我便安慰了她一句:还好有你儿子陪你。
悚然一惊,我似乎看到一个很漆黑的画面:
漫天大雨,闪电,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一间空荡荡的屋子……
这是一幅你不敢去看,也不愿意看到的画面。
在这里,你只能看到寂寞,除了寂寞,还是寂寞。
寂寞是什么?
“一个人独处,无人陪喝酒聊天,寂寞得要命。心事无人知,朋友虽一大堆,却没有一个可以倾吐心曲的,寂寞的要命。这不是寂寞,这只是你感觉寂寞而已。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觉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
我一直不相信能有人用笔写出什么是寂寞。
至今我仍然不相信,即便才情如古龙者也不能。
当兵的时候,我曾静静的站在天台上,数营房的木棉花开了多少朵。我至今仍然很清晰的记得,那天的木棉花,开了七十三朵。
也就在那一天,我决定退役。
那一年,我二十三岁。
后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留队。
我笑笑,也只能笑笑。
我知道,出于对现实的考虑,是他们最满意的答案。
但实际上不是。倘若我要告诉他们是因为木棉花,一定没有人相信。
因为我自己也不相信。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关于李寻欢的文章,却一直都没写。
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笔墨,来描述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男人。
李寻欢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但首先是一个只能让人仰视的人。
出身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其父甚至曾做到户部尚书的高官;
才华出众。殿试前三甲,皇帝钦点探花。据说,殿试状元、榜眼唯以才华文章取人,而探花则须才貌俱佳,可见其文采风流,姿颜秀丽;
武艺超群。江湖兵器谱排名第三,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几近神话,令多少江湖豪杰闻风丧胆。但一股气势,便足以傲视群雄。
这实在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偏偏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同情、仁慈、博爱、正义、宽容,几乎你能想到所有美好的东西,在他身上都能得到体现。
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我们一无所有,除了羡慕妒忌恨,神马都是浮云。
李寻欢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之所以用奇怪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似乎都是无可理喻,注定永远会是个悲剧。他把最心爱的女人让给了最亲密的朋友,连同房子财产一并做了嫁妆,自己远赴塞外大漠,在雕刻和思念中度过整整十年的光阴。
十年之后呢?
他终于忍不住要回去了,为的仅仅是偷偷看一眼她过得好不好。
虬髯大汉目中已泛起泪光,黯道:“少爷,咱们在关外过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又要入关来受苦呢?十年之后,你难道还忘不了她?还想见她一面?可是你见着她之后,还是不会和她说话的,少爷你……你这又何苦呢……”
于是,新的悲剧产生了。
在这里,李寻欢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形象了,而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有胆怯,有懦弱,有痛苦,有自我欺骗,也有欲语还休……
女人们或许会欣赏这种痴情,但仅仅希望这是一个默默守护自己的情人,而不是老公;男人们或许会憧憬这种义气,但绝对不会希望做第二个李寻欢。
残缺的人性看待残缺的美。无论爱也好,恨也好,诅咒也好,欣赏也好,羡慕妒忌也好,不以为然也好……
我们都会同情。
我们也只能同情。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李寻欢是寂寞的,并不仅仅因为他曾经在雪地数过梅花,曾坐在车里凝望消失在远处的孤零零的两道车辙,以及孤灯小屋中静静的喝酒……
(二)
古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李寻欢的寂寞,源自于显赫的出身。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正儿八经的官宦世家,绝不是当今那种往上数三代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所谓官二代。
显赫的出身,注定了他不可能做一个平凡的人,家族的振兴,父兄的期望,从他出生那一刻起,便背负起了世人所认为的责任。
“他忽然紧紧扶起李寻欢的肩头,大声道:“但少爷你绝不能死,你一定要振作起来,你若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死后还要背负着浪子、酒鬼的恶名,老爷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李寻欢紧紧闭着眼睛,眼角的泪珠已凝成冰珠。
但他嘴角还是带着微笑,道:“浪子、酒鬼,也没有什么不好,总比那些伪君子、假道学好得多了,是吗?”
李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上的荣耀。
但是对于李家而言,这是一个耻辱。
他们需要一个状元。
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李身上。
或许是造化弄人,小李一考,又是一个探花。
老李含恨而逝;
大李郁郁而终。
李寻欢弃官归隐,离庙堂之高,入江湖之远,走向一条漫长的寂寞之路。
为士林官场所抛弃。
为忠臣孝子所鄙夷。
为权贵显要所不齿。
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社会法则之下,李寻欢成了他们眼中的叛徒。
或许,他们希望看到他飞黄腾达,成为自己羡慕的对象;
或许,他们更愿意看到他在尔虞我诈中渐渐沉沦,万劫不复。
但是,他不能逃离。
逃离,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对主流价值的挑战。
于是,浪子,酒鬼,贪花好色的恶名不胫而走。
由此想到我的一个朋友。
应该算是标准的红三代,毕业于国外某知名大学,带有浓厚的文艺气质。
在周围朋友的簇拥下,他也参加了在海南举办的海天盛筵。
那一次的经历,彻底刷新了他的价值观。
他说,他实在不敢相信,平日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竟会是那么的丑恶和不堪。
海天盛筵我听说过,一度在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但身为一个局外人,我没办法想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总之,那次活动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对派对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渐渐地,他发现,那些朋友开始疏远他,甚至正常的生意往来也开始中断。
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也一度让他很困惑。
直到有一个朋友半开玩笑的说,你这么高尚,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坏人。
他恍然大悟,我也明白了。
巴尔扎克说:美好是转眼易过的,而丑恶是永远的。
丑恶只与丑恶为伍,它试图淹没一切的美好。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相信,真的猛士,也一定是孤独的。
(二)
江湖在哪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荀子说:人伦立处同求而异同欲而异知生也。人都是有欲望的,有欲望便会有追求,而追求方式的不同,便造就了不同的江湖。
一入官场深似海,江湖也绝非向善之地。
李寻欢微笑道:“有田七爷和赵大爷这样的大侠在这里,怎肯将梅花盗让给你这初出茅庐的少年人杀死?你无论再说什么,都没有用的。”
阿飞的手紧握着剑柄,冷冷道:“我也不想再跟这种人说话了,可是我的剑……”
李寻欢道:“你就算将他们全都杀了也没有用,还是没有人会承认你杀了梅花盗,这道理你难道还不明白么?”
阿飞发亮的眼睛渐渐变成灰色,缓缓道:“不错,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李寻欢笑了笑道:“你若想成名,最好先明白这道理,否则你就会像我一样,迟早还是要变成梅花盗。”
阿飞道:“你的意思是说,我若想成名,最好先学会听话,是么?”
李寻欢笑道:“一点也不错,只要你肯将出风头的事都让给这些大侠们,这些大侠们就会认为你‘少年老成’,是个‘可造之才’,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等到这些大侠们都进了棺材,就会轮到你成名了。”
这就是江湖,也是江湖的法则。
对大多数江湖人而言,庙堂之高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入不了庙堂之高,便只能混迹江湖。
刀头舔血,虎口夺肉,今天的名声和地位绝不容许任何的侵犯。
哪怕用尽一切恶毒的手段。
李寻欢的到来,无异于洪水猛兽。
他不属于他们,
他也应该是他们仰慕的对象。
他却偏偏来了,
与丑恶和阴暗为敌。
阿尔贝·加缪说:多少人犯下罪行仅仅因为不能忍受邪恶!
所以,李寻欢是有罪的。
前段时间,徐晓冬打假传统武术,一度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徐晓冬是否具备挑战各大门派的实力不好说,他这样做的目的不得而知。但很显然,他打破了,或者说戳穿了传统武术界固有的潜规则。
传统武术的产业主要有两类:一是开办武馆,收徒赚钱;二是类似武林风这样的竞技类节目。作为一门吃饭的行当,加上商业化的运作,武术界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各门派从不比武较量,大家和为贵,甚至相互吹捧。
用通俗的网络术语讲,大家相互点赞,共同圈粉,各自赚钱。
于是,各种各样的大师应运而生,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具备武术功底不得而知,但骗局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比如说,雷公太极。
徐晓冬偏偏不信邪,所以他一战成名,也很快被彻底封杀。
侠者,锄强扶弱,救人于危难之中,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处江湖之远,却使升斗小民坚信,天理昭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警示权贵者不能忘其所以,是以天地间浩气长存。
李寻欢堕入江湖,试图凭一己之力,捍卫心目中的侠和道义。
注定,他是孤独和寂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