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虚构。
前几年,民间组织的公益性募捐活动挺多,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主要是捐赠物资),到一些贫困山区或农村地区,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干点活或给点物资,也有到当地学校给孩子上上课等。这些活动是自发的,也是公益性的,大家都是出于一份爱心和善意去做这件事。
有一位朋友却这样做:他专门借了一辆奥迪车去参加活动。有人提醒他,我们这是去山区,别磕碰了你这奥迪,他不以为然。当老百姓围着这辆崭新锃亮的车真诚感谢大老板惦记他们时,这位冒牌车主欣然接受大家的感恩。
结果车真的被磕碰了,他却不乐意出昂贵的维修费,跟朋友说:车是去做善事了,你自己维修吧,就当给山区老百姓捐助物资了。
当朋友跟他理论时,他气急败坏地指责人:你一点利他主义精神都没有!
给需要的人捐助物资,确实是做善事了,他这样行为是不是利他主义呢?
《美德反思》是一本专门讲解人类五大美德:利他、共情、正直、尊重、投入的书籍。书中核心内容是:我们行善,不仅仅是为救他人于水火,更是让他人的心灵得到救赎。美德一旦越过边界,便成为一种恶念,健康的美德比强壮的身体更重要。
作者是美国的琼·哈利法克斯,他是人类学家,临终关怀领域的先行者、美国国会图书馆杰出访问者。在书中,有很多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五大美德的边界和智慧。利他主义是书中讲解的第一大美德。
《美德反思》中说:
利他主义是指以无私的行动来增进他人的福利,通常需要以我们自身的幸福为代价承担风险。当我们能够坚定地站在利他主义的立场上时,我们之间就不会隐藏着隐秘的指望和需求,就能简单地相遇。那些接受了我们的善良的人们可能就会发现对人类美德的信任,我们自己也会因为给予善良而变得丰富。
利他主义的前提是牺牲自己的幸福或者承担风险。比如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有一个小孩突然冲出来,眼看远处疾驰的车辆要撞到他,此刻,你不顾自身安危上前抱住孩子,这就是承担了风险,也帮助了孩子,是利他主义。
再比如,这次疫情期间,那些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夫妻,把自己孩子一人丢在家里数日,自己做饭吃饭,自己上作业睡觉。还有那些不顾自己身体安危,依然坚持在第一线为病友们服务的医护人员,他们这就是大爱,是真正的利他主义。他们不但自己承担了风险,连同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也一同承担了风险。
《美德反思》中说:
只有当为他人服务的冲动压倒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时,利他主义才会产生。
很多见义勇为的故事,并不是当事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救人的举动,他们几乎就是在事件发生的一瞬间,就有了拯救别人的反应,这种冲动压倒了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事后记者采访时会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英雄回复多是:我什么都没想。这就是利他主义。
这样看来,上面那位奥迪去山区送捐助物资的友人,并不是真正的利他主义。首先他并没有承担风险,借车去显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风险产生时,他的选择是推诿,逃避,不是主动承担,这些都不符合利他主义的特征。他把自己看做是去给别人提供帮助的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是为了享受别人的夸赞和感恩,而不是单纯地给别人提供帮助。这是一种病态利他主义。
还有很多募捐的人,把自己家里常年不用的旧衣物,损坏的生活用品拿出来送给老百姓,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做了善事,其实这样行为只是帮助自己处理了一直舍不得丢掉的垃圾而已,还捡回一个做善事的美名,只图了自己心满意足,两全其美,这也是病态的利他主义。
真正的利他是自觉地不以“帮助”或为他人“解决问题”为手段来剥夺他人的自主权
生活中有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妈妈照顾孩子到无微不至,小时候喂吃喂喝,边吃边喂,追着喂结果孩子五六岁了还要父母喂才吃饭。这就是典型的剥夺了他人的自主权。这些孩子长大后,父母还会帮助处理解决他的所有问题,包括成家后,还要查收他们小家过日子,这些父母看似为孩子好,其实是在打着“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书中有个案例,一对老夫妻一直担心自己有酗酒习惯的成年儿子独自生活不好,一直允许孩子跟他们住在一起,吃喝都供着儿子,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甚至是夫妻关系紧张,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想过要儿子自己独立。这和上面喂饭的父母是一样的行为本质,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为目的剥夺了他人的自主权。这不是真正的利他,而是病态的利他主义。
理解利他主义的本质,用心留意生活,发现病态的利他主义并远离他,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纯粹完美的利他主义者。“水至清则无鱼,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做很多好事”,以此来滋养我们的谦卑精神和根本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