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短篇小说
《脸谱》小说正文

《脸谱》小说正文

作者: 100好运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09:55 被阅读0次

一凡降生

1912年 中华民国元年,同年夏天,中国东北部的一个村落里,有一常姓猎户家中降生一个男婴,这个村子年轻人不多,村里人大多都是年长者,因为常年战乱的缘故,军阀土匪流寇横行乡里,所以年轻人大多被征兵或外出逃亡。

这个男孩的降生给这个村落增添了不少的生机活力。

谁都想不到的,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会在多年之后成长为了不起的英雄。村子里唯一的一位落魄秀才为孩子取名为一凡,希望孩子能平凡安稳度过一生。

猎户一家自是非常高兴,一凡的母亲林夫人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只因土匪横行乡里,家道中落,也是因为猎户常兴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在土匪手中救下自己,才委身嫁给他。夫妇二人婚后生活和睦幸福,平日常兴去树林打猎捕到的野兔野鸡,采到的野山参,一半留着自己食用,另一半拿到县城集市去卖,因此生活算是衣食无忧。常兴教儿子打猎,林氏教儿子礼仪规矩,随着一凡一天天长大,夫妇二人意识到,学习才是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谁家的父母都是盼着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成龙成材。因此,就在孩子十二岁的时候将孩子送到县城孩子的舅父家去念书。临别前母亲对一凡说:“儿啊,你长大了,为娘要你做一个有志气的人,不能一辈子在山中陪父亲打猎,要你去城里舅舅家好好念书,要听舅舅话,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虽然一凡对读书并不十分感兴趣,反倒是爱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上房揭瓦做游戏,但对父母还是很尊重的,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对四书五经等古文等倒是略知一二。不过在他这个年纪城里的孩子早就进入中学了,一凡说:“好的,娘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您和父亲也要照顾好自己,我假期会回来看您的!”在家里父母只教会他识字、打猎,因此进入城里,除了文化课一般,别的倒也还行,体育是他的强项,好在一凡够聪明,悟性好,一学就会,老师也爱教他,舅舅是一名医生,早年离家,曾留学欧美,对一凡照顾有嘉,他认为一凡还是应去国外闯荡一番。就这样,没过多久,1928年16岁的一凡被舅舅托朋友送到美国学习。这给日后的一凡带来前所未有的际遇,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前途未卜

到了美国,一凡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可以说没什么朋友,但在美国当时也是有一部分华人居住,这其中就有政府的参事,华人商会会长邓邦的公子,邓耀中,以及富豪之子马伟民等同窗好友,这才让他不至于在异国他乡感到孤独!

1934年春,一凡从美国留学归来,本想着在国家政府部门谋一份差事,但是没成想意外卷入了一宗盗窃案之中,这份差事原本是同窗好友马伟民的新工作,但是这位马同学因为在国外爱上华人商会会长的千金,所以就暂时留在美国不回国了,马伟民这份差事让给了一凡,其实,一凡本想回国后先看望父母和舅父,再去赴任,结果意外就发生了,事情是这样的,一凡乘坐轮渡刚刚抵达上海,就碰到一起案子,国府的外交部长陈部长跟他同坐一条游轮回国,随身的一个皮箱在到港后被人掉了包,里面的重要机密公文和身份证件连同钱财一并丢失,原本这不关一凡的事,但是因为同做一条轮船,自然身上免不了嫌疑。

上海市警察局最终锁定了5名嫌疑人, 这其中就包括一凡,

因此一凡被限制出境。这5名嫌犯中有一人的嫌疑最大,他是一名自称为申报记者的中年男子,但是没有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并且他说证件在旅途中遗失了。凑巧的是,部长的公文包就是在被这个记者采访时遗失的,而且他在船上跟同船的另一名男子说了一句日语,这一切都碰巧被一凡看到,当时并未在意,凡是跟自己无关的事就不必留心,但现在他必须为自己洗脱嫌疑,他们被关押在上海警察局拘留所探长姓郑,郑探长分别询问了几名嫌疑人,当问到一凡时,一凡把他知道的情况一一向郑探长做了阐述,随着调查的进行,一凡排除了所有可能性,最终确认应该是那名化妆改扮为记者的日本间谍。最终案件成功告破,探长很欣赏一凡这个年轻人,郑探长问他:你是怎么确定皮包就是那个人偷得,我们搜查了好久都找不到的皮包里的文件,你怎么知道文件会在皮鞋的夹层,一凡说:“这很简单,你仔细观察这个间谍,他周身上下干净利落,衣服是新换的,除了皮鞋上有些许灰尘和折痕,这说明皮鞋是旧的,早就动过手脚,我才猜测皮鞋可能有夹层,第二记者会说日语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的手,按理说记者的手应该不会有茧子,因为记者又不用干体力活,无非是写文章拍照片,他的虎口食指茧子很重,我想应该是常年开枪射击留下的,这一连串的证据足够引起我的重视”郑探长说:“小伙子,你分析的不错,”考不考虑留下帮我破案,一凡拒绝了他,一凡说我有好几年没见到父母了,我要回家看看,如果有缘会再回来的,郑探长也不好挽留,之后一凡回到东北老家,回到家的感觉真好,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亲人,离家这些年,一凡一直很挂念父母,再回来父母苍老了许多,又过了些日子,一凡告别父母和舅舅,只身一人前往国府大法院报道,令一凡没想到的是这一走竟是数年,在这数年间一凡结识了一批患难与共的兄弟,有当铺的小伙计,有警局的局长,戏班的班主,酒馆的老板,黑帮的大佬,武术名家,政府要员等等,这些人都为以后一凡的不平凡的生活奠定基础。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动荡年代中相要生存,一凡前途未卜!

机遇来临

生逢乱世,既是不幸,又是幸运的,因为只有乱世才能造就英雄,成就英雄。

1935年刚刚被分配到法院调查科的一凡结识了新来的同事张诚,张诚表面上为法院的书记员,实际上则是隐藏的中共地下党员,俩个人平时兴趣相投,没事时总在一起下棋,喝酒而且下了班,张诚也会邀请一凡去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受张诚的熏陶引导,一凡也逐渐认可了共产党的主张建议,认清当前国内的形势,并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为了让一凡更好的掩护党员身份,张诚建议一凡同时申请进入国民党青年特训班学习深造,了解更多的情报。学习格斗、射击、莫尔斯密码等等,在生活中,由于热心肠,一凡帮了不少人的忙,认识了不少的朋友,长了不少能耐。包括跟武术大师学习功夫,跟酒馆老板学习品酒,跟戏班班主学唱京剧等等,当然,这其中最令一凡着迷的还是京剧,尤其是演出前化脸谱的活,一凡特别喜欢,因为一凡觉得脸谱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不同的脸谱有不同的脾气秉性,红的、黄的、蓝的、白的、黑的各种颜色,各种样式忠奸美丑都活灵活现在脸谱上展示出来。平常没事就去戏院帮忙。

工作中又受上司欣赏器重,一凡又懂得察言观色,所以,无论何时,一凡总是会获得大量的机会得到重要情报资源。特训结束时,军统高层暗中授意一凡加入中统获取多方情报,当时国内斗争形势严峻,为了更好隐藏身份,开展工作,1937年3月一凡被派往上海。又在朋友的帮助下结识当时的青帮大佬。令一凡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帮会身份会在关键时刻救他一命。

这一天与往常一样,一凡下了班,手提公文包走在回公寓的路上,

突然,有一个带着灰色毡帽报童拦住了他的去路,“先生,请问您是常先生吗?”一凡先是愣了一秒,然后低头温和得回答:“是啊,小朋友有事吗?”

小报童说:“这份报纸给您,您看了就会明白。”

一凡接过报纸里夹缝处写着:仙乐斯歌舞厅,八点半。

一凡问小报童:是谁让你给我的,报童回答,是一位大叔

一凡递给孩子1枚银元,说“谢谢你,拿去吃饭吧”

报童高兴接过银元跑远了。

一凡心里盘算着朝回到家,换了一身装束,戴了一顶礼帽,换了一身深色西装,在门口撒了些灰才放心走出家门,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外人进入家中,找自己的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多年以来一凡的习惯。

网上八点半,一凡准时来到歌舞厅,在东北角落的一个雅座上的人,引起了一凡的注意,他年纪看起来有些大,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桌上一瓶洋酒,手里握着一支钢笔,似乎在写着什么,一凡径直走过去,“老先生,我方便坐这里吗?”

那人回答,“坐吧,没人。”

“老先生怎么称呼?”一凡问。

我姓林,我是报社主编。他说。

你好!我姓常,您叫我一凡即可。

“好,一凡,我以后就是你耳朵,老板托我带句话给你,日本人要来,以后万事小心,有事找我就打1568。我会帮你解决问题。”

一凡说:“好的,谢谢!”

另外李老板让我告诉你注意毒蛇,想办法获得蛇胆!

以后多留意晚报的3版面的启示。

知道了,林主编。

他说完起身离开座位朝门口走去。

此时,一凡已完全清楚了,此人正是军统的新上级,

也就是军统上海站新任站长林胜斌,

别看外表平常,但听闻此人深藏不露,枪法一绝,擅长

格斗。是蓝衣社元老级特工之一。

但此人会给一凡带来什么不得而知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一凡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危机来了。

1937年8月13日凌晨,驻上海日军以冲入虹桥机场的水兵被击毙为借口,由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指挥,突向驻八字桥一带的中国守军大规模进攻;同时,日本军舰也开始炮轰上海市区。

14日,国民党抗日将领张治中将军指挥第87、88师予以还击。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抵抗,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

从此,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抗战的年代!

一凡的任务就此展开!

独闯龙潭

1938年5月 军统尖刀特别行动组 马组长接到一项密令,命令尖刀小组全体成员,于5月中旬赶到清湾码头,全力堵截侵华日军运往西北前线组织的一批军火,与此同时,共产党上海特科截获另一份电报,在5月15日上午日军将秘密护送日军武器专家三浦将军到上海,地下党的任务就是截杀这名武器专家。是巧合,还是为了掩人耳目?一凡同时接到国共双方指令,尽全力配合完成任务!但是一凡知道无论情报真假,日军一定会严密防范破坏分子行动,

距离日期越来越近,一凡既兴奋又紧张,他通过调查最终确定了日军执行任务的准确时间在9月15号零晨2点,双方大战一触即发,非必要的话一凡不需暴露自己的身份,林胜斌要一凡只提供武器和弹药,其他不许他做过多的干涉,但是令一凡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任务会使自己陷入龙潭虎穴,15号凌晨,国共两党按制定计划进入作战位置,凌晨2点一艘货轮进入双方视线,就在动手开始的时刻,天空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与此同时码头两侧突然出现大批日军包围了码头,国共双方所有行动组成员全部被包围,一凡此刻意识到,我们上当了,但已经晚了来不及通知同志转移。国共双方的特工大部份被捕或牺牲,更重要的是任务无法完成,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我们的内部有奸细!这些问题萦绕在一凡脑中,次日早上九点,一凡进入一家公寓,表面这是一所普通公寓,其实是日本特高课临时驻地,难道一凡叛变了,当然不会他来这里一方面是为了被捕的特工,另一方面是为了探清情报的真实情况,特高课一般是有去无回,只是这一次一凡的身份特殊,他是作为日本驻上海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进入特高课的,他来这见得就是天津特高课三井课长,这自然不会有人拦着,因为在这之前一凡已经做好了准备,靠着黑帮的身份假意投靠日本人做走私生意,日本人侵华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支持,但是日本人也不会完全相信中国人。三井课长一看是一凡来了,立马迎上去说道:“啊,是一凡君,有失远迎”三井笑着迎面站立,一凡也回礼道:“三井课长您客气了,我来是找您帮忙的”随后三井把他带到里面的会客室,一凡对三井说此次来是谈军火走私生意的,只要三井答应他,黑帮在天津和上海的一切利润以后三井个人额外得三成,三井心动了,并给一凡搞到了日本军部的特别通行证,有了通行证,一凡以后在军部就可以畅通无阻,在夜里一凡着便装秘密来到军部司令官办公室,找到了那份印有绝密字样的档案,依靠着一凡的机智和勇敢,终于探清了情报的准确信息,并且查出内鬼就是来自国民党军统叛徒李豪。最终成功解除危机,破坏了敌人的行动,粉碎了日军的计划,避免我方遭受更多的损失。

除奸的任务,就由林胜斌负责,林胜斌和一凡在叛徒居住旅馆的周围观察了两天,发现李豪的周围只有三名守卫,李豪只在晚上去情人家才会外出,为了不打草惊蛇,林胜斌引开守卫,由一凡负责铲除叛徒,以儆效尤。

在第三天夜里二人收拾利索,按计划行动,林胜斌,一凡在十字胡同口埋伏,一枪击杀了李豪并放了纸条,上面写着“汉奸必杀之!”第二天报纸头版头条汉奸李豪被杀,国人拍手叫好的新闻发布,林胜斌为一凡请功,上级晋升一凡为上校军衔,并让其动身前往重庆。

这也是一凡第一次深入虎穴,探清敌情!

相关文章

  • 《脸谱》小说正文

    一凡降生 1912年 中华民国元年,同年夏天,中国东北部的一个村落里,有一常姓猎户家中降生一个男婴,这个村子年轻人...

  • 如何避免人物脸谱化

    在我之前写的小说中,被编辑批评人物过于脸谱化。 脸谱化,也就是比较大众,让故事中的主人公没有辨识度,让读者没有兴趣...

  • 【推荐】国粹脸谱应该怎么画?这300多张脸谱素材你都看过了吗?

    脸谱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好脸谱?京剧脸谱怎么画?粤剧脸谱怎么画?学习绘画难吗?想必这些都是绘画初学者们经常都会遇到的...

  • 胥枫评《坠灭》第一章

    长篇惊悚悬疑小说《坠灭》(脸谱大叔作品) 书评作者:胥枫 原 文: 以下仅为个人拙见,如有不妥,还望见谅。 ...

  • 脸谱

    越长大,越发现,我们都在以不同的脸谱面对人,而这脸谱一旦戴久了,就难以摘下来了。新的脸谱摘不下,旧的脸谱却还在,人...

  • 《开端》中不断循环的快递小哥,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近期热剧就是《开端》,没时间看剧的我只能刷了刷小说。小说不长,很快能看完,番外不短花了正文一半时间看。 正文触动我...

  • 脸谱

    从雨滴里看对面的楼宇,感觉像脸谱

  • 脸谱

    我心里有个你 你更换不同脸谱 但我知道那是你

  • 脸谱

    “啪!”这一巴掌拍得清脆,拍得茶杯立不住脚,从桌上跳崖,摔得个粉碎,晃过神来看,竟出自冯老爷的手…… 冯老爷是个文...

  • 脸谱

    脸皮,是一个奇特的东东。 你永远摸不透它的厚度、弹性、变化,如同橡皮泥,可以有丰富变化,毫无规则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脸谱》小说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rj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