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难忘的零食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10:53 被阅读0次

    微信群有老师转发了《可凡倾听》栏目的某一期,说说上海话。节目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出生在上海的大明星,上海话都还会说,毕竟都是出生在上海市区弄堂的孩子。在他们的孩提时代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小吃:豆浆、生煎、锅贴、小馄饨……在暑期时吃过的赤豆棒冰,还和小伙伴炫耀那四分钱一根的棒冰,那棒冰上赤豆占比是二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一,以及几分钱一包的盐津枣吃几天。

    在他们的记忆中,都是吃的喝的,以及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这大概也是城乡差别啊,在他们的记忆中或许住的地方比较逼仄,但几乎都属于那种殷实家庭,从来没有为了吃不饱饭而发愁过。

    生活在浦东的农村,记忆中的童年时代最多是干不完的家务活,上个学就是一种恩赐。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做功课,而是先要到田野里帮助家长干活,可能是摘棉花,也可能是采摘毛豆,或者也可能挎着篮子去刚割过稻子的稻田里捡拾稻穗。对于我来说,最多的就是背着花袋在田野打猪草,这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打完猪草回家还得帮爹妈做饭做菜,外面街道上的那些小吃只有到了农闲或者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是属于借光的吧。父亲骑车去镇上买来油条,把油条扯成小段放在一个碗里,另一个碗里放着酱油,作为早餐佐餐的小菜。那小笼、锅贴、老虎脚爪……也是自己长大后到了镇上才发现,还真有这么多好吃的呢。小时候连听都没听过……

    平日里农家的早餐很简单很简单,千篇一律的就是一碗清粥(有清粥就不错,有时就是山芋汤),真的是天地育精华,清粥白玉暇。佐餐的咸菜也是母亲自己腌制的,有咸菜或者是酱萝卜、酱茄子、酱萝卜豆……这些咸菜在当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旦来了客人你也不好意思拿出手来啊。所以为了面子,家里大人不得不到镇上去买来并不实惠的小吃,给亲戚以好感吧。作为家里的小孩而言,也是难得打一次牙祭。

    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外婆外公上家里来玩,父亲或许是为了讨好,当然也是为了孝敬,只要看到外公外婆来,早上必定会有从镇上买来的小吃,也就是油条。

    暑假里,最害怕的就是听到隔岸有小贩在那里含着,“卖棒冰,赤豆棒冰,奶油雪糕……”

    那时的棒冰大多是赤豆棒冰,当然也有盐水棒冰,一般是4分钱一根,雪糕一般不奢望,那个要8分钱一根。几乎没怎么吃过,第一次买的赤豆棒冰也不是父亲买的,应该是大姑姑二姑姑她们绣花挣的钱给我们小辈买的。那凉丝丝、甜蜜蜜的感觉至今难忘。如今看到冷饮,挑花了眼,可吃起来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感觉。

    盐津枣最便宜,1分钱就可以买一小包,在你嘴里可以甜蜜一天,就是给自己一个小零嘴。在如今看来这东西高盐分,咸得很,市面上很少看到,或许在某宝上还有吧。

    最令人心动的零食,就是卖“饴糖”,农村当地叫“錾白糖”。一般也不用花钱买,一般都是以物换物。就是用那些废铜烂铁、废旧牙膏等换,不同的废旧物资可以换取不同量的饴糖。现在看来那是最好的垃圾回收啊,从小就培养小朋友劳动“致富”改善自己生活的习惯。

    放学路上,走在那钢渣路上,总会有一些额外的收获,眼睛”尖“的同学就可以捡拾到那些废铁,在某天有卖饴糖的小贩走过时,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拿着废铁换糖吃。那饴糖在嘴里融化的感觉,有一种超脱、物我两忘的感觉!当然也有为了吃饴糖,不懂事的小孩把自家里还没用完的牙膏,就把牙膏挤掉,就为了把这牙膏皮换糖吃。

    等你过了嘴瘾,晚上家长回家后给他的代价就是一顿板子。于是乎家长就会在孩子耳边灌输,那饴糖很脏的啊,那些人做饴糖时用鼻涕和在里面的啊,引起孩子的恶心从而没有想吃的欲望。可孩子们每每听到那换饴糖的声音,难免会口舌生津,这饴糖哪能有这么脏吗?大人们善意的谎言,孩子竟然就信了。

    如今的孩子也不知道在他们的童年能有什么印象?是吃了好吃的,还是玩了好玩的游戏?还是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没有所谓的童年时代,就是忙碌在书海了?

    体谅体谅孩子!

    2021.12.5 中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难忘的零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so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