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大一语文课分三个学季,第一个学季是非虚构类的阅读写作,我们读了性别认知框架、穷人住房困难的《Eviction》、黑人在美国司法体系中挣扎的《Nobody》三本书,我去年春季写了一个系列的文章。然后是折腾GRE,申请学校等等各种忙乱。终于又回到学校继续第二个学季的语文课,这次是文学类的思辨阅读写作了。
小时候我相对于我的同学阅读量巨大。在贵州小县城长大,进小学的时候我是全校为唯二的第一天就认字的孩子。到二年级我已经抱着中篇小说在看,相当于大部分同学小学毕业水平。中学我我的小说量一直很大,基本上课堂上除了做作业就是看小说,一直到高考。但非常遗憾的是我的阅读水平也就停留在小学毕业。不喜欢看烧脑子的小说,也不知道怎么分析一个作品,看一本书很容易就被作者观点牵着跑,找不到自己独立的想法,更糟的是看一本书,不知道自己看懂没有,比如不到考试,不知道自己数学哪里没读懂……各种的沮丧之后,非常憧憬这个学期的文学思辨阅读!
开学的第一部小说是日本《大逃杀》Battle Royale,说的是一个九年级的班级四十二个孩子被独裁的大东亚帝国政府送到一个小岛上,这群同班同学需要互相杀害直到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才能离开。岛上允许的活动范围在不断减小,而且如果24小时没人被杀,每个人脖子上被植入的电子设备会爆炸。总之是不允许任何怠工,除了杀与被杀孩子们没有另一条路。
以前我看小说是完全追求故事,甚至看到一半就跳到结尾,总之全是蜻蜓点水式阅读。我也很不喜欢看悲剧。读水浒读到好汉们开始死亡我就不看了。所以被老师抓来读这本我真是满心的不情愿,里面关于死亡的各种细节描述,弄到我读不了几页就需要休息休息,才有力气继续读下去……
可是读着读着,每个人物在死亡面前怎样做出自己的艰难决定?有的不愿意伤害别人直接自杀,有的为了自己的生命奋斗尽每一滴鲜血;人性的善良和坚韧渐渐地打动了我。在这样的被命运随机丢来的死亡游戏面前,每个人是那么地渴盼信任,又是那么容易失去信任……我在痛恨作者的残忍和对书中人物的感怀中摇摆着……
下面是这个单元每节课的简要记录,我很惊讶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怎么被老师和同学一步步地带到和我自己起点完全不同的地方。希望为今后带学生做阅读留下一点方法记录。
第一周 思辨、分析、阅读的价值
开学第一周,老师丢给我们《大逃杀》的同时,先给我们看了一篇关于文学欣赏和批判的文章。读文艺作品总是有两个角度,或者是从欣赏角度,追随故事调动感情,欣赏作者的价值观,或者是从批判角度来看,从作品中脱离出来去探讨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阶级观。在我们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老师反反复复要我们思考的就是这本小说只是纯粹用杀戮来吸引读者,还是他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有没有更深刻的价值?
老师让我们邻座之间讨论第一周阅读感受,再在全班说。这是一些同学的感受:
1、不少同学本来就喜欢恐怖电影,所以很喜欢这本小说。他问为什么小时里面,大部分内容探讨这些孩子的同学和初恋,很少讲到他们的家庭。
2、有很多人做出了让同学和朋友惊讶的决定,比如有学生是从朋友开始杀戮。暴力之下,人性得到了更真实的体现。这本书的一个深沉含义包括仔细研究人性
3、我看见书的前三分之一十大量的杀戮,对政府举办这样的游戏有少量解释,却非常单薄牵强。我认为这就是一本肤浅的杀戮畅销小说。
4、从多个人的角度来看同一个场景,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了不同解读。这种感受很有趣。
5、读者的视角,其实书中类似政府的视角,通过窃听器等等来观察里游戏中的每个人物。
6、作者写作方法。带动读者本能的感情反应,详细描写人物让读者和人物之间产生感情。写14岁的孩子互相屠杀,引起了我们更深层的恐惧感。详细描写死亡,从刀锋切开骨肉,到鲜血点点滴下,颜色、声音、气味,一一描述,杀手的感受,被杀者的感受,旁观者的感受……7、每个人得到的武器是非常的随机的,竞赛完全没有公平可言
8、整个游戏付出了四十一条年轻生命的巨大代价,就算最后胜出的孩子也是九死一生饱受折磨,但他得到的报酬却非常低廉,只是国家元首的签名和一点可怜的退休金。
9、这个游戏中没有哪个学生是邪恶的,只是有了个邪恶的游戏设置。
很喜欢这样的同学交流,同学们都真心太厉害了。我自己的体会实在是有些肤浅
然后老师领着我们做人物分析
Shuya:天真的善良的也不太有执行力的人。很容易预测,也就有些无聊。
Noriko:老师没顾上说。但这个角色我后来才发现很有趣
Kawada:强壮聪明有经验,坚韧,粗糙,现实,知道什么事善良但是只做他能做的。是Shuya成熟的版本。认为应该把感情放一边。
Kiriyama 冷血的算计的,没有感情的,在学校会帮同伴摆脱警察,但在游戏开始丢了硬币就决定要杀人。非常逻辑,没有感情。受了很高的教育,非常的聪明,却找不到自己。婴儿时期大脑受伤,父母早逝,完全丢失了情感。像个机器,不像人类,也并不邪恶。
Souma 邪恶,会骗人了,操纵别人,喜欢杀人游戏。一开场就杀人,为自己杀人的利索而骄傲。有同学认为她先骗人再杀人,让人在不痛苦中去死掉很人道。但我从书中举例证明她在同学将死的时候把真相告诉他们,并没有打算让他们无痛苦地死去,欺骗只是为了自己杀人不费劲。
老师领着我们细读了一些段落,体会作者的写作细节,词汇的选择,作者写作的模式,让我们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第一周结束的时候,我们要写阅读总结。我在总结里说,相信作者只是把政治作为外衣,事实上是在用杀戮吸引读者,并没有什么深层的东西。而且因为语言是从日语翻译过来,英语的优美缺失了很多。我其实满心抱怨,为啥老师要让我们读这种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