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球》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借助魔力球预见到父亲的死,了解到了继母对自己“好”的真相,也预见到了自己的死亡。她在自己身死后一个夜晚降临时,乘坐出租车,把自己留给了司机师傅。司机借助少女有意留下的魔力球找到了杀死少女的真凶,自己却在找到真凶那一刻出现意外。
魔力球也帮助了美丽少女魂归天堂,回到了父母身边,和父母永远生活在了一起。
这就是野马(心有野马身属花园)作品《魔力球》(提示:可以点击蓝色文字,先读作者的故事)的故事。
初读惊悚,再读悲戚和不忿,三读释然。
惊悚的是夜晚的鬼,尸体和......
悲戚的是,原来天堂竟是少女最理想最梦寐以求的归宿,原来只有那里才有最美好的生活。不忿的是害人的人好好活着,善良的当事人去都已死。生活为什么偏要如此?
释然的是,人与人之间总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可能是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全部认识到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人生的去处,有它内在的必然性。
我青睐这种高能量的文字,喜欢这种干脆利落的表达和具有悬疑色彩也不乏情感的文字。我便想不自量力地剖析它,来满足自己的一颗求知心,其实也有督促作者再出新作的意思。
以下是我粗浅的解析:
【1】对魔力球的理解
无意中参加过一次类似于催眠的培训课。课程用的道具是鲜艳夺目的水晶球,受训者专注地盯着由一个人手举着的水晶球,去想自己最在意的人或事,三分钟以后,就会有结果。或者是找到事件的答案,或者是发现了如何去爱才能使自己与最在意的人关系更加亲密。实际上是借助了一种能够促进专注力的道具,使人的内心原本就存在的思想或感情更加强烈,直到内心有了决定。
我认为作者所写的魔力球,就是这样一种球,它是将内心的力量引导出来的助手。

【2】鬼魂出现的象征性
少女的鬼魂在夜晚的灯火阑珊下出现,乘坐了一段出租车。我用仅有的鬼魂知识,把这段故事解读为浪漫与凄美。
少女筱寒应了天堂父母的呼唤,借助魔力球的凝聚力量,去了天堂,从此与父母常相伴,这悲戚里其实真真正正透着少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倘若少女不去天堂呢?她将依然活在奔波中。只要她回家,她的结局就是天堂。所以,看起来少女好像别无选择,她宁愿选择早归。
少女的灵魂完成了两件事情:
一件是找到一个合意的人,这个人通过魔力球的引导可以帮助少女找到凶手,并将警察引到凶手处(文里没有,我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倘若没有别的枝丫,司机师傅到继母处势必留了线索,又死在那里,这个继母终归逃不掉法网,虽然文中未提。
另一件是找到自己的有缘人。据老人说,只有将死之人才能见到鬼魂,而司机师傅见到了筱寒,这就已经预示司机师傅的死期,所以我愿意去畅想他们前世有缘,今生天堂相聚,也许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在遥远的天堂。与父母相聚,在天堂结缘,这让我感受到故事的唯美。

【3】故事中精心设计伏笔
设计伏笔是反转故事也是悬疑推理的一大特点。司机师傅与筱寒的对话,每一个对话都是接下来发生事情的伏笔,都在帮助读者引出答案。
摘录文中筱寒的一段话:
“在心中默念自己想问的问题,然后把它扔出去,它停在哪里,哪里就有问题的答案,不过你得领会它的意思。”少女摆弄着弹力球,“那天爸爸很晚没回来,我默念着‘爸爸在哪里?’,它丢出去后最终停在了玩具车里,我原以为它的意思是爸爸很快就会开车回来了,没想到那晚爸爸出了车祸死在车里。那是我倒数第二次使用这个魔力球。”
这段文字中最典型的伏笔就是“倒数第二次使用这个魔力球”这句话。如果预测爸爸死去是倒数第二次,那么预测自己的归属该是最后一次。既然是最后一次,这里其实有预示“少女”不是活着的少女本身的意思。
紧接着有这样一段话,也是出自筱寒:
“这些年在外面漂泊的我其实一直没有归属感,一开始我也有犹豫,后来我拿起来了这个预言爸爸的死以后我再也没用过的魔力球。我默念‘我的归属在哪?。’抛出后它掉进了我的行李箱里,我想它在提醒我是时候回家看看了……”
这段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归属感”,司机师傅的理解”归属感”是家。作为读者的我能理解这个”归属感”更可能是指有父母的地方。魔力球掉进行李箱,也有一种暗示,行李箱里有一个死人,也有可能暗示是回家。但是倘若读完,再回过来看,很容易就明白是暗示少女筱寒已死,行李箱有死人。
《魔力球》故事里的暗示和伏笔远不止这两处。我发自内心地感叹和敬佩作者构思的巧妙,字斟句酌的精确。
这篇短文完全就是一个小剧本! 或者,也完全可以延展成一个电影故事。惊悚,悬疑,凄美。
真希望,自己是导演。
结尾,其实已经快亮了。却停在最黑处,停在天亮前。
我期待,我下一次看到的是大亮,天大亮。
创作秘密来源于心灵深处对善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来源于独特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文字的引力。
我,盼作者天大亮。
期待作者的才华永远绽放。
以此浅薄的解析,献给经历生活依然保有善心和热爱的作者心有野马身属花园,以此文献给同样经历生活依然保有热爱的每一个读我文的你。
祝你好运!
欢迎光临森林书店
——你的朋友细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