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作者: 义薄云天R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7:25 被阅读55次
树人

还记得86版的西游记吧,我独对石猴寻觅菩提祖师学艺的故事情有独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层峦叠嶂,烟霞散彩;九曲回肠,千株万节,拾级而上。那份空灵,几多深幽,在静谧处让人肃然起敬,真个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幼时不解其味,学艺难辞深山;对山中有神仙的那种意念和神往自此萌生。纵使今天登山,仍怀有访古探幽的那份虔诚,遥远的心底还有份情愫----希望遇见老神仙。

云蒸霞蔚

岁与年长,梦想顿消。心有躲避意,万事难由人;在红尘中奔走江湖,虽有不甘却只能砥砺前行。回眸来时路,谁没有痛苦的挣扎,谁不是把自己的性格一分为二地进行自我剖析;一边为自己壮行,一边又为自己辩解,在不断地自我评判中走到了今天。

情到深处人孤独。爱情会让一个人把自己凸显出来,深情同样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意境而不能自拔。久久地徘徊,不停地寻问,过去与未来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现在的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定论的存在。一个人为一种思绪而苦苦寻觅,为一件事而发光发热,从而异常清醒地感受自己,这或许就是一种境界。

山居秋暝

曾叹人心不古,怎奈世事难料。古人无奈之极居家修行,为明心志则徜徉于诗、酒、茶、棋之间,自得其乐。世事纷扰自古如麻,需要的或许仅仅是那颗包容淡定的心。

所谓小隐隐于山林,悠然自得,仗剑江湖;大隐隐于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隐身山中还是身居闹市,一样山谷幽明,春意盎然。心中有境界,红尘远诱饵,看似清闲,淡然处之,心门自然关闭,这不是深山之境界吗?

心如莲花

心中有山处处山。心门关闭,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青灯黄卷,厌倦红尘;不是消极避世,行尸走肉。有深山之境界,纳深山之胸怀,拒名利于心门之外,心静如水,世事如棋;关注于自己的关注,执着于自己的执着。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坐的住冷板凳才有定力,有定力的人生才能受得住心门。有心门则就有深山,有深山就无逊于境界。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再多的清幽也要由心门来把握,摇摆不定的心就是隐形的枷锁,这和闹市、深山无关。

闭门家中,一书前置,喧嚣,闹市一墙千里。那份时光,那种心境,与深山何异?时光悠悠缓流水,一室静寂成青苔。

闹里取静

宁静与从容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守得了心门,进得了深山,得到了净土。

心静,则亮堂,世界变宽敞。用“各扫自家门前雪”的修为清理久久的尘埃,再也不会耿耿于怀,无所谓什么荣辱成败,光阴不虚度,心门自然开。人生修行自修行,隔着距离看人生。保留对世间万物的一份纯真,心中总会有一片蓊蓊郁郁的山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中深山在,随处即净土。

净土自深山

相关文章

  • 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还记得86版的西游记吧,我独对石猴寻觅菩提祖师学艺的故事情有独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层峦叠嶂,烟霞散彩;九曲...

  • 出离心

    柔软心中有体谅,体谅心中有宽恕,宽恕心中是温暖,温暖心中有放舍,放舍心即出离心; 出离贪欲即天道,出离嗔恨即净土,...

  • 如何放弃内心的仇恨!!

    柔软心中有体谅,体谅心中有宽恕,宽恕心中是温暖,温暖心中有放舍,放舍心即出离心; 出离贪欲即天道,出离嗔恨即净土,...

  • 读书随处净土

    读书随处净土 文:musee 这个世界,处处暗喻。 眼睛所能看见的,往往都是一种“假象”,心灵所感知的,才是一种真...

  • 读书随处净土

    文 I末渡 传说中有一片净土, 住着古老的民族 ,每个人都能歌善舞 ,他们从不孤独 。传说中有一座雪山, 白云在山...

  • 读书随处净土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沒有翅膀。” 凯勒说...

  • 读书随处净土

    一位仁兄,年逾七十。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热爱。退休后仍在全国职业教育学会的某专业委员会任职,经常在全国各地奔波,或...

  • 读书随处净土

    读书随处净土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在当今网络飞速...

  • 坐在夏的清凉处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 花开时节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中若有山,随处即净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vx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