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了催婚这个话题。她说,有些事你不去提,总会有人替你着急,他们也是真关心你才会催你。
她好奇地问我,假如你遇到一个你认为很对的人,你会结婚吗?我心里第一想法是,我所认为的对就真的对吗?我很怀疑。当然,这样讲话很容易把话题聊死,所以我开口说,那要看我准备好了没有。
对于我而言,结婚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当我踏入婚姻,我也会做好离婚的准备。这并不是说我对婚姻有多悲观,而是我认为我不能把婚姻当作全部,不能当作一种安全感的来源。同时我确信,人生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此次此刻我们真心相爱,但经历了太多,也许我们会成陌路人。这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人生本是如此,从不能如你所愿,即使你那么努力。
对于某些人而言,婚姻是第二生命,即婚姻是安定甚至是富足生活的保障。最近一部很火的日本恋爱类节目《亿婚》讲的就是五位“想要嫁入豪门的女性”和五位“大富豪”。不过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节目要这几位女生用她们的火眼金睛找出谁是真富豪,谁是假富豪,最后真选对了,富豪会尝试与女生交往。
节目里的女生使尽各种撩汉招数,也毫不掩饰自己对男嘉宾收入的“虎视眈眈”。不过,没有一点智慧,怎能随随便便让你嫁入豪门?
你以为买衣服只买ZARA、不会开红酒、期盼中奖的自称“6亿”富豪是假的,谁知货真价实。看漏眼的人都觉得自己像是白白把大奖拱手让人。而那个你一直说看好,开口闭口说祖先全世界跑的“大老板”却是Joker。
女性用青春和美貌换取财富,但当你失去这个资本的时候,你凭什么再拥有财富?就连赚几千万的女明星也想要傍富豪过富太生活,也落下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八卦新闻。
富豪也不是傻子,光有身材和美貌还不够。诚然,我们不奢求嫁入富豪,那找个不愁吃穿,生病也不用皱眉头的人依靠这个想法不过分吧?不过分,只是你得想想你有什么可以同等交换的价值。
这说得婚姻有点像买卖。其实本质来说,婚姻真的是一桩交易,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时间精力金钱,还有持续上升的资本,一旦不对等,交易终止。有人会因为沉没成本而继续耗下去,有人因为及时止损而选择全身而退。到底哪一个更好,见仁见智,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个人本身在负责。
《我家那闺女》被形容为“催婚节目”而多次上热搜。节目里的女嘉宾的被催婚常态就是众多大龄女性的缩影。七大姑八大姨张罗着给你介绍相亲对象,到后来歪瓜裂枣的也塞给你,你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了。父母念叨着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甚至还会说,父母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就盼着你幸福。
我不懂为什么子女的生活是建立在听长辈的话的前提下才会幸福吗?这难道不是控制吗?当我们还在读书的时候,父母认为成绩好就是对我们好,当我们工作后,父母认为结婚就是对我们好。为人父母无非想让子女过得好,但他们把分数、结婚等同于过得好,这样的逻辑,我不懂。
如果你的内心也希望找一个人依靠,那就尽全力去找,如果你认为随缘就好,那就随缘。假如你真因为这些催婚而被困扰,这其实意味着你有点认同,有点摇摆,这种冲突感让你很难受。
朋友说自己身边的人都有这个困扰,但觉得我是一个特例,似乎从不为这样的事情困扰。说白了,其实是因为我消解了权威性这个魔头,父母、社会范式等等这些都是一种权威性的存在,你认同也就意味着你受摆布或者受影响。不过,说这样的话未免为时过早,等我30岁且再来看看我的想法如何。
我身边也有几位朋友准备步入婚姻。我有一个朋友私信我说她妈妈跟她描述婚姻的各种不好,弄得她有点恐婚,好像全世界都在告诉你那是一个陷阱,而她走在陷阱的路上。我这人真的直,告诉她,你不结婚也一样很多问题,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把关一个个过就好,不把问题归到自己能力、性格上,而是认识到只是自己还需要学习而已。
婚姻注定一地鸡毛,不过有些乐观的人总过得非常甜蜜,因为他们的行动大于期待。如果你想要的多但付出得少,你当然痛苦。
我作为一个经历甚少的人来说,我当然佩服愿意踏入婚姻的人,即使困难重重,即使力不从心,他们还是做了这个选择。即使最后分开,我仍然敬佩他们,因为至少他们尝试了,至少知道什么才是最合适的。
以上,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