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打卡

我是在北大荒出生的,生日是腊月三十,俗称大年三十,官称除夕。每当这时候,家家都挂起了红灯笼。举国同庆,辞旧迎新。
白天,鲜红的灯笼在黑山白雪中分外亮眼;晚上,火红的灯笼照亮行人,欢快了拜年的脚步。我们小孩子就提着彩色小灯笼出去疯玩儿。
我们总是把灯笼小心地摆放到路边 ,然后就着灯光打雪仗,滑爬犁,堆雪人。直到家长喊着才提起灯笼急急忙忙赶回家。
我从记事起,只有一个罐头瓶做的简易灯笼,所以非常希望有一盏漂亮的红灯笼。父亲总说,等你七岁上学了,当上三好学生,我一定给你做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我就天天盼着日子快点过去,恨不得明天就长到七岁。终于七岁上学了,品学兼优的我,在放寒假的时候,如愿拿到了三好学生奖状。我也得到了父亲做的红灯笼。
红灯笼比一个篮球大一点儿,外形像现在的大红灯笼,四周用蜡染红纸糊着。里面底部中央坐着一个十厘米见方的敞盖盒子,立着半截拇指粗的红蜡烛。
只是有些美中不足,灯笼本应是平圆舒展的,而我的确有些凹陷不平,好像被什么压过又抻平了似的。
但我也是非常高兴,提着红灯笼开心地走东家去西家,挨家拜年,听着大人的夸赞,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每家的大人都夸父亲是好样的,真勇敢等等。临走还直往我的衣兜里装花生瓜子糖块,到了家里,四个衣兜满满的,手里还攥着一把糖。
原来父亲在回家途中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当时父亲是林场的政工,参加完场部举行的庆祝春节扭秧歌活动后,又给国家移民来的五保户送去过年的物品,陪着吃了年夜饭。
晚上十点多了,父亲带好棉帽子,穿上棉大衣,打好绑腿,两只系着带子的棉手套挎过脖子吊在衣襟下方。他要准备回家了。

我家在南林子住,离林场十里地。当时林场正在建设家属房,还没有修建公路,茂密的森林里只有运木头走的单行车辙印,这便是路了。
后来修了专运木材的森林小火车铁路,父亲还参加过铁路举办的常识培训学习。步行四里左右,可以进入铁路道口,在铁轨边缘行走。因为有路基,好走很多,走上五里路拐下铁路就到家了。
走铁路要经过一个50多米的转弯陡坡,回家方向是下坡,回林场方向是上坡。还要提防经常下山的运材火车。所以父亲每次经过陡坡转弯,都非常小心的瞭望行走。
夏天最怕下雨,冬天最怕下雪。还要防着时常出没的狼、熊瞎子、狍子、狐狸等动物。一般出行都要带一把锋利的铁锹,雨天垫路,雪天铲雪,还能作为武器抵御动物们的袭击。
平时父亲住在林场集体宿舍,周末回家。年前非常忙,加上春节放假三天,节前就没回家。今天除夕,又是我的生日,所以他是一定要回家的。父亲边抽烟,边拿起铁锹,斜背起军用挎包。
挎包里放着新买的一包点灯笼用的蜡烛,还有过年分的糖果。提着给我做的红灯笼,往十里外的家赶去。
冬天的风雪总是不打招呼就驾到。父亲刚走出一里多地,天就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本就狭窄的车辙路都铺满了积雪。实在走不过去的地方,就用铁锹铲几锹再走过去。
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终于来到森林小火车道口。

只见铁路两侧一人多高的立陡雪墙,淹没了路基,只能沿着铁轨内的枕木走了。只要没有运材火车下山,五里多路半个小时还是能走出去的。
因为是除夕,还是大雪天,所以一路上根本没有其他行人。
父亲点燃一根烟,提着红灯笼踏着枕木快步走起来。快到陡弯的时候,刮起了大烟泡儿,两侧的雪墙有几处崩塌了,龙卷风般铺天盖地,把父亲埋在雪中,轨道上瞬间积满了一米多深的狭长雪带。
突然咕咚咕咚的火车轮声震醒了父亲,父亲猛地一起身,怀里紧紧抱着变形的红灯笼。一定是森林小火车拉着大原木,从山里开过来了。
父亲似乎感觉到了火车头的红灯在漫天的大雪中一闪一闪的由远而近,越来越亮。它根本看不见转过弯的积雪,更看不到逼近的危险。
这么厚的积雪,火车开过来一定会发生掉轨侧翻,父亲也会有生命危险,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
说时迟那时快,父亲把红灯笼的提竿插进雪墙高处。拿起手中的铁锹,迅速在雪墙上挖了几个马蹄坑,倒退两步冲向对面,凭着惯力踩着马蹄坑爬上雪墙。
小火车已经逼近转弯的积雪了,父亲抓起红灯笼,急忙从背包里拿出一根蜡烛,用棉大衣挡着风雪点燃后,放进我的红灯笼里。幸好父亲刚参加过铁路安全常识培训学习,他高高举起点亮的红灯笼,挥舞着危险停车的动作。
小火车终于停下了,从里面下来一个司机,他查看了地形,又向举着红灯笼的父亲挥挥手。返回去喊来三个人,每人拿着一把上煤用的大铁锹。
他们顶着风雪,艰难的铲起雪来,父亲跳下雪堆,把红灯笼的竹竿插在雪墙上。放下挎包,拿起铁锹,在这边铲起雪来。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铲除了积雪,露出来轨道,司机再三道谢。
而浑身挂着白霜,棉大衣前心后背冒着热气的父亲,回望着红红的灯笼,跑过去取下来,整了整提在手上。拿起铁锹,背起挎包和小火车司机挥手告别,继续朝前走去。
当带着一身疲惫、一身冰霜的父亲回到家的时候,天边已露出淡淡的鱼肚白。
吃过饺子,父亲把红灯笼交给我。告诉我要学习灯笼,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当时并没有在意父亲的话多么深奥,现在想来,这是父亲做人的准则,要朴实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他也在要求女儿这么做。
父亲在林场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长。后来当过统计、政工、调度。每个岗位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那就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遵循父亲的准则,我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考上了大学,成家立业。两大纸箱的荣誉证书是我向父亲交的答卷,也是我人生不悔选择的证明,更是孩子成长学习的最好教科书。
我的心中一直闪亮着父亲做的红灯笼。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特训班打卡,第16篇,2239字,累计32006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