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五阶段P182页

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五阶段P182页

作者: 小恶魔和小天使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14:40 被阅读0次

解读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后,再给情绪贴上相应的姓名标签,那下一步,就要着手解决问题了。通过情绪管理训练,我们最终能针对孩子所经历的情绪情境,寻找出灵活且明智的解决方法。第五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1划定界限;2确认目标;3,寻找解决方案;4,检验解决方案;5,协助孩子,使其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看似复杂,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它如水到渠成般自然。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家长迫不及待的想要帮助孩子选择解选择捷径,因此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大人的思维和判断强加给孩子,这种失误是比较常见的。我们要时刻牢记无论什么时候解决问题的主体不是我们,而是孩子自己。

首先我们一定要先情绪共享,再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我们提倡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但并不意味着要包容孩子的所有行为。在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时,要注意针对的是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能针对孩子此刻的情绪。为了能把握好这一点,家长应该先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认同,再针对其行为进行指点。比如说:“弟弟把你辛苦搭好的积木弄翻了,的确让人生气。如果是妈妈,肯定也会生气的。不过生气归生气,不能因为这样就打弟弟啊。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如果大人先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认同,再针对其行为加以指正,那孩子就不会产生反感,并能够客观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如果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劈头盖脸的训斥孩子,孩子就会弄不清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行为错了,还是自己的情绪错了,这种困惑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只要跟孩子讲明不能做对自己和他人有害的行为,孩子就能清楚的分辨出哪些行为可行,哪些不可行。例如,“打弟弟是不对的”“骂妈妈是不对的”……用这些典型而又简单的规定来划定界限即可。当然,也非常有必要向孩子申明学校和家里的最低标准和界限。例如,“在我们家(学校),大家应彼此尊重,不能使用暴力”,让孩子意识到,除了打和骂,还有许多方式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和自己年龄相仿、适当合适情境的合理方案就可以了。

第二:确认孩子想要的目标;

弟弟把积木给弄翻了,哥哥很生气。妈妈问道:“你可能很生气,那你打算怎么办呢?”孩子可能就会冒出各种答案:“把弟弟扔掉算了。”“妈妈你去打弟弟一顿,教训教训他吧!”“我希望弟弟再也不要弄坏我的积木了。”这时首先要给大孩子明确划定行为界限,告诉他打弟弟或把弟弟扔掉都是不对的,然后再从余下的答案中选择孩子的目标范围。而在这个例子中,“我希望弟弟再也不要弄坏我的积木了”就成了孩子的可行目标。当我们明确了他的目标之后,只要能寻找一个可以解决的方法就可以了。

第三:寻找解决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通常,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方法的,大人忍不住可能会想介入,但是不要鲁莽的急于提醒孩子。父母可以耐心一些,先提一些建设性的问题,让孩子试着自行寻找出解决方案。

首先还是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充分的解读和分析,然后可以问问孩子想法,那“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不生气开心的做游戏呢?向海地向孩子提出“有没有别的办法”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种问题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孩子说出的每个解决方法,家长都不应表现的漫不经心,每当孩子向你说出了他的一个想法。你都应给予适当的回应,“嗯,这个主意真不错”。“噢,原来还有这样的方法啊。”

想好各种解决方法,下一步就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检验了。要充分启发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功?没问题吗?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用这类提问方式,刺激孩子全面考虑解决方案的成功概率、实践的可行性及效果等,给孩子一个重新审视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机会。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自己选择解决方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孩子没有做出最佳选择也没关系,成长路上,这样的失误都是必要的。只有亲自尝试、检验,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也会不断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管理训练的第五阶段P182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kp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