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于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一步一步体会作者情感的?
于老师的这节课,可谓情感真挚、诱导有方,记叙情感变化的文章,围绕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母爱,随着岁月的流逝,史铁生聚焦在一篇文章里,有几个感人的片段,有几处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这些生活中寻常可见的场面,在史铁生的描述下变得令人窒息而感动。这样的文章,如果抓不住主线,就会支离破碎,如果一味走进文中,领悟母爱,又会脱离学习目标、表达技巧的细枝末节,于老师按部就班,学习字词、初读课文,范读课文,研读课文,引出“行、言、色”,于老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一次次升华,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的艺术性。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有这样富有文采的表达,这是语问老师内功的体现,这对学生来说,是语言、情感、思维的全方位训练,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熏陶。
好的语文课,就是这样在细枝末节的艺术处理中体现出来的,每一个角度都是一个精品、典范,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每一次语言的表达,都是一次艺术力的渗透。
1、揭题,于老师把文中重点词汇进行集中感悟理解,如“瘫痪”,“诀别”,文中的诀别,是一种生死告别,为文章的整体理解定下了基调。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于老师先让学生理解文本,把理解课文 权利交还学生。深入理解,感悟深刻含义,就从读课文开始。
3、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于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给了学生一种准确的感情基调,教给学生一种对语言的把握,好的范读就是一场听觉艺术,给人以深沉的熏陶。怪不得周一贯老师说:“听了于老师的朗读,至少可以少讲三分之二。”因此,学生读得再好,老师也要范读,老师要真正成为朗读的标准,就要准确把握课文情感。
4、潜心涵泳,研读母亲。于老师这里的导,非常精炼到位,行、言、色,给学生指名了寻找的方向。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让学生找出母亲关爱史铁生的句子,学生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很多描写,然而这些描写有语言、有动作,还有表情,势必会显得乱,缺乏主线,于老师在后来的分析中,找到了“躲”“挡”“笑”这些关键的字眼。对于学生从“言行色”的理解,很有帮助。
5、前后对比,研读作者。文章最后的菊花描写,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显著变化,然而这一切变化都不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史铁生对母爱的深刻领悟。由暴怒无常到泼泼洒洒,这是时间的改变,也是作者的人生领悟。
6、再读全文,结课。经过对课文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心里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时候于老师让大家捧起书来读,情发于中,读起来入情入境,留下了语言,语言中包含着对文章的理解,这篇课文读熟了,也读透了。
二、 本节课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品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于老师对细节处理的高妙,主要在于品悟母亲的动作额表情方面,对“躲”的解释,“宣泄”“挡”的动作,“笑”。于老师深入地与学生交流,慢慢让学生增强理解,懂得这些细节的意义。
细节决定成败,大体上语文课都是如此,讲解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细思,升华总结,课外拓展,训练达成,然而为什么很多语文老师讲了一辈子,却依然不温不火,成不了语文大师?
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把对课堂、文章解读当成一件热爱的艺术追求。把课当成艺术来追求的人,课堂上有许多精彩的点子,会有许多细心地关注,和细心地聆听与反馈。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想要告诉学生的心里话,就会有许多自己创新出来的灵机一动。于老师就是这样的课痴、课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