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

作者: 岁月里的一抹亮色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08:04 被阅读0次
中和之道

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就是入中和之境。

中,是中正做人。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首先要立身中正,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

中,是中庸处世。不偏不倚,凡事把握一个度,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然后是刚柔并济,最后是通达静定。

和,是圆融调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圆融调和,是遇事思虑周详,拿捏有度,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结果才会皆大欢喜。

和,是低调谦和。《周易》乾卦上九曰:“亢龙有悔”,当人或事物达到顶峰,就会从盛渐衰而萌生悔意,因为顶峰时期是不会长久的。这就是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避免衰败的惟一法门,只能是保持谦和谨慎。

人至中和,“月未全满,花半开”才是人生最美妙的境界。

相关文章

  • 中和之道

    发现好多有趣的例子: 一个才华与颜值俱佳的学霸,放着身边那么多清北校友没选,找了个一点不爱学习没思想没文化貌似还没...

  • 中和之道

    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就是入中和之境。 中,是中正做人。孟子说“仰不愧于天,...

  • 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 古石刻 石匾

    【 中庸之道 • 致中和 】清早期,64~34,厚9。青石。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

  • 玩味《中庸》:何谓中?何谓庸?

    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于内、致中和于外的内外合一之道。修身始于至诚,止于致中和。《中庸》认为“诚外无物”,诚是认识世界...

  • 茶文化之茶道与茶艺

    中和之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中庸之道”,“中和”就是诠释此道的一个词。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种相对和谐的状...

  • 古琴的中和之道

    怎样弹好古琴?北宋琴家崔遵度说“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将精巧的手法与深邃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中和之道了吧。 ...

  • “致中和”的书法之道

    人生“止于至善”的境界,莫过于“致中和”。《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 中和之道 内外有度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气度高远旷达...

  • 学儒笔记:中和之道

    儒家的东西往往说得简单平实,如果不经历些事情,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所以后世大多沦为纸上谈兵式的学术研究,跟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和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rp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