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谈写作|我爱读书
《活着》:从生活的苦井掬取一捧甘甜

《活着》:从生活的苦井掬取一捧甘甜

作者: 江南吹雪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5:01 被阅读0次

    “每个人临死时,都是如梦方醒。”——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从来还没有这样过,死亡好像跟我们只隔着一个口罩的距离,整个世界都闪烁着死神森冷的牙齿。

    昨天清明节举国哀悼,我们的确应该为逝去的生命而悲痛,为英勇献身的人,也为被病毒夺去生命的人。为什么是他们不是我们?值得活着的人认真地想一想。

    当你真诚地为一个陌生的命运感到悲戚时,你不只是怜悯,还会得到警示。永远不要幸灾乐祸,无论失掉生命的人是哪种肤色 ,是在哪个地方,是不是我们喜欢的,永远不要。

    一个人如果失掉人的底限,那么他失去的不只是在某一件事情上,他会在许多事情上付出代价,连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代价。不幸的命运其实是可以降临到每个人头上,如果灾难注定要夺走一些生命,他们是替我们而亡的。死的对面是生,幸运的是我们还站在生的这一面。

    image.png

    十年前我就读过《活着》,上一次读也已经两年前了。这本是一篇旧文,现在翻出来看时我又有新的感悟,便作了修改。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苦难的故事。福贵不断失去亲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个离他而去。儿子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也死在了这所医院。一双儿女死了后,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女婿因为工地事故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外孙和相依为命。死神依然没有放过他,外孙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

    福贵去市场买牛,看到一头衰老的老牛正要被人屠宰,老牛吧嗒吧嗒掉眼泪,他便把这头老牛买回家。他像对待一个家人一样对待这头老牛。在耕地的时候,富贵对老牛诉说自己的往事。夕阳时分,老人牵着老头走向暮色四合的村庄。

    十年前我读《活着》时为之洒泪,同情富贵的不幸,觉得他太惨了。我再读《活着》时依旧为他在命运巨手下的无力而觉得难过,但是我收获到另一种情感,为富贵感到欣慰。

    老富贵虽然已经风烛残年,觉得自己说不定还活不过老牛,但是他依然努力地活着,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当他这样想的时候,生活对他就不再那么艰涩难熬,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命运的现实,继续一日一日活下去。

    “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虽然整部小说看似只叙说福贵一生的命运,但是这不只是一个个体命运的画像,它反映一个群体的命运。小说中的每一次死亡都是时代铁蹄碾轧的结果,战争时代、文革时代、饥饿时代之下的人们成了命运共同体,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个人命运的无从选择。

    如果说福贵活着是大难不死,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是有福的贵人,但是一个幸运儿的苟活有什么了不起之处呢?余华写福贵的故事,不是说他有多么惨,也不是说他有多么幸运。买一头死期将至的老牛与自己作伴,只要死神不来叩门,就好好的活着,不惧死亡,也不怕活着,为了活着本身活着。福贵活着值得称颂和感人的是:他从生活的苦井中掬取了一捧甘甜。

    福贵活着的甘甜之泉是,他觉得他拥有过世上最好的妻子,世上最好的儿女,世上最好的女婿,世上最好的外孙。

    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很多散发神性光芒的人物,这些人物多以宗教作为他们力量之泉,他们冀希望于天国,他们此生的苦难、坚忍在死后会得到补偿。这样对比,不冀望来生的福贵不是比他们更难能可贵吗?

    我们现在的确生活在一个比较幸福的时代,个人的命运和生活的选择都要宽广的多,但是通过这次疫情,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是: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在这场疫情中,有些家庭的确遭受如山崩的毁灭。

    我们的人生即便没有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打击,但是我们或多或少遭遇人生的挫折、苦难,面对亲人永久的分离,自己也终要走向生命尽头。这部文字量不多的小说,却展示了一个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对抗死亡的力量,那就是活着。我们越早对死亡形成看法的时候,就越早得到的好好活着的智慧。

    《活着》里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想,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写作给与我的酬谢。——余华

    我感谢《活着》向我展示了这种看法。我读了余华的作品有六七部,《活着》在我看来算是他最好的作品,而且比其他小说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愿我们都能从中得到应对人生苦难的勇气。

    ♦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那里有更多的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从生活的苦井掬取一捧甘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uu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