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巧了,今天是中秋,又是自己的生日,还是他的忌日。
阿桂早晨一睁开眼,条件反射出来,跟着心里一阵紧一阵的。
说句迷信的话,阿桂的确有点迷信。
想象自己自从他走的那天和自己生日是一天起,她就不再过自己的生日了。
并且给爱人孩子都说,每天自己不过生日。
孩子问为啥?
她就说,没意思。
是啊,没意思!
自从他走后,这世上再没有一母同胞的人了。别说再和小时候一样打打闹闹,就是远方爹娘旁也落的孤单影只。
“我说去你哥坟上去看看,你爸不让。”电话那头,老娘絮叨着,透着浓浓的心伤。
“不让你去,你就别去了。”阿桂装着轻松,劝着老娘。
想想那孤零零的墓碑,墓碑前的空荡荡,和身边其他堆满供品,飘满纸钱的青烟一比,阿桂眼角顿时涌出泪来。
是啊,在一起生活时,没一天不打不闹的,烦的老娘掂着扫帚边撵边骂,“小兔崽子,天天闹腾,有本事,一个以后去南京,一个去北京”。
当时对老娘的臭骂,深以为然。
天不是遂人愿,而是直接让人天地相隔。
老娘退休后的生活,全被他沾满了。从能走到挪,从挪到瘫,就这样把日子从白过到黑,从春过到夏。
没有享受到儿子的养老送终,最后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你哥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啊,走都赶上你的生日。”老娘一说就抹泪。
阿桂从不多言,自此在心里给立下了“不再过生日”的念头。
又是一年中秋节,大家互相祝福着。
也许是人过中年,想争的很多东西都淡了,大家却多愿团圆,安康。
阿桂想着在外这些年的奔波,劳苦,爹娘前欠的孝道,泪水不住劲的流。
虽说在外多年,前几年的日子还好过些,瘫痪在床的哥哥,自己照顾不了,还能时不时给贴补一些钱,说是找个帮工啥的,减轻点老娘的负担。
每次老娘都说,“找了,找了,别挂念我们,你们在外面讨生活不容易。”
这几年,阿桂家做啥都不顺,手头越来越紧张。
万没想到,最后伸手帮自己的还是那个头发已熬花白的老娘。
“都是你平时给的,加上我攒的一点,人老了,花不了啥钱,你在外面养家糊口的,难。”
阿桂想起这些都心酸的要命。
中秋节,是多大的节啊,姑娘回娘家走亲戚,掂着大包小包的好吃的。每家都欢声笑语的,
在酒足饭饱后,再从娘家带走一堆。
这是老家的风俗。
从出来打工这么多年,能陪爹娘过中秋的日子仅无可有。
别说给老娘送东西了,老娘还电话自己要啥不?收拾收拾给找人带过来。
唉,天下父母亲,天下父母心。
阿桂一天就这样无精打采的东想西想。
一家的饭都是爱人做的。
天虽晴的好,夜色也还是渐渐的来了。
天涯升明月,皎洁,透亮。
让我们一眼都能看透,也一下就照亮这世间的角角落落。
中秋月啊,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
知他多少,
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
愿得年年,
常见中秋月。
想起这古人的《中秋月·中秋月》,古人都休说阴晴圆缺了,看来古难全就是这样,一直袭来,让阿桂也尝尽这悲喜人间的万千滋味。
阿哥,我记得你呢,他人或已忘记你,在我心里记你牢牢的.
老娘,你要好好的,留给我尽孝的时日.
阿桂,你也要努力,不能服输,日子再难过,也要拼十分力过出活气来.
看着这明亮的圆月,阿桂暗暗在心里许着愿.......
作者郑重申明:本文不涉及任何项目,因此无须对利益关系进行澄清。
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