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加完班回来,虽然也快12点了。没有周围同事口中那般不羁的抱怨,唯一有点的好像也是从加班中窥探到了什么。我把原来晚上的游戏时间,放到现在的加班工作和学习。虽然有点乏味和疲惫,但是内心却是充实的,没有夜里的空虚。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或哭或笑,纯净的心灵,干净的生命。没有比这个时候,我们彼此更接近的了。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我们成功和失败,我们生活的精彩和平庸都开始呈现出来。而这各中差别的造成其实早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折射,说的就是我们每天晚上7-9的时间。我曾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拿大学来举例,我大学虽有学习和努力,但是真正的在晚上7-9点这个时段,情况是只要没课基本上都是在外面玩耍,或者在玩游戏,很少有把这个时间去学习、休息或者做些对自己自身发展有建设意义的事。然后对比现在的苦逼,觉得好像的确有那么些道理。
学会在黄金时段,或自愿或被迫的去静下心来去学习,去做对自己有帮助的事,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哪怕好好休息。坚持下去,相信一段时间下来,你的心情和精神状态都不会太差。心情的愉快,我觉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物刺激,比如听到一个好笑的笑话,收到一份心动礼物;另外一种是自身满足,比如说第一次用对成语,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或者完成一个目标;这种自身成长的满足和小小的成就感,常常让人一直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精神状态。而在说的黄金时段的时间去投资自己的成长,就能让你感受到后者那种持久身心愉悦,不依赖别人,自己就是太阳,自己就是温暖阳光下灿烂的花儿。
我一直相信和喜欢富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纵是粗布麻衣裹身,也是挡不住自身由内而外的精神面貌和气质,而气质的养成也是有赖于时间的。人常言的气场,我想应该就是那种自身成长到一定程度,精神层气质的厚积薄发吧。而眼睛作为人心灵的窗户,往往是最好精神由内而外的传递和表达。这让我想起王安石在历史上就被人戏称“牛身龙精”以形容其眼睛之有神。作为古代中相当出色的一个文人兼变革宰相,平时就是粗布麻衣,常常行于市而人不识,但人一与其对视,都不过一瞬而低头叹语,此人绝非一般人。可他又不是生而如此,他也是在与时间做着交换,而我也一直以为如果没有当初被贬期间的学习和成长,也绝不会有之后轰天动地的大改革。
学会安排时间银行贷款来的时间,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充实的人,幸福感都会别人多,因为他更懂得成长过程中的那份艰难和不容易,也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有的美好。一份可口的早餐,一次提前下班回家和孩子吃晚餐都是那么的让人幸福。
好了,下班了,也写完几句所谓更具规模的文字随笔,今天也该结束了,祝愿你明天也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