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
蜜很甜,大家都很喜欢,采蜜应该就是想要从蜜蜂那里获取蜂蜜,那要顺利采蜂蜜,我们要做到不去招惹蜂巢,不然不管是否有采到蜂蜜,你都将受到皮肉之苦。
将场景转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蜂蜜对于家长有孩子的优秀品质;对于老师有学生的勤奋坚韧;对于老板有员工的积极创造。蜂巢则是孩子、学生、员工的抵触情绪。
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因此,每当情绪上来的时候,谨记不要指责和批评,缓和情绪并想好怎么表达后再发表。每当孩子、学生、员工没有达到让你满意的要求时,不要急于表示对他们的不满,思考这个要求是否对于他们是否比较苛刻。我们自身提供的条件,他们能做到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程度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了。那是否我们能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更好的达到你要求。
推己及人,反求诸己。能站在对方角度看待问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收到批评,思考对方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如果能静下心来说服自己,那虚心接受,将使自己变得更好。
当我们能够很好地做到,不去批评、不去指责。并从中得到很好的体验感受,不要急于想将这个做法的好处教给别人。因为人是无法被教会的,一旦对方没有正确接收到你是出于好意,甚至会误以为你在指责或者批评他经常去指责、去批评。
这样看来,想要对方好的行为并试图教会的方式,极其容易让对方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所以言传身教让对方去亲身感受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是在《人性的弱点》中看到的方法,建筑工地工人不爱带头盔,工头先是关心的表达头盔是不是大小不合适导致不愿意带上头盔,并告诉他们,要求带头盔的目的是为了工人们的安全,这样抵触不带头盔的情况就得到了改善。
总而言之,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多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不能做到自己的要求,这样不仅能采到蜜,而且品质也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