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朋友突发脑梗,造成偏瘫,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他曾经是一名国有企业的职工,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所在的企业经济效益一路下滑,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连养活职工的能力都没有了。企业实行了一次性买断工龄改革,真正是一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裁员。
面对一笔不菲的买断工龄收入,许多人都蠢蠢欲动,抱着发大财的心情,主动向企业申请买断工龄,我的朋友也成了买断工龄大军中的一员。
在办理买断工龄之前,他们都编织着美好的梦想,以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显身手。然而,市场是残酷的,竞争是必须的。对于长期在工厂里上班,技能单一的产业工人来说,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的确不太容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些曾经满载希望的人们,大多数在创业失败后,又默默地回到了故土。人要活着就得吃饭穿衣,在买断工龄人员的极力争取之下,经营形势好转的企业为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了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我的朋友也是这样,在外面打拼了几年,可以说是血本无归地回到了家乡,等待他的也是仅仅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的一份工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日子就过得很不景气,偏偏又罹患重病,给这个原本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买断工龄后,他的妻子不能忍受家庭的贫寒,离家出走,至今没有音信,只有父子俩相依为命。他的儿子今年上高中,正是爬坡过坎的艰苦阶段,遇到父亲突发重病,也是致命的打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觉得上苍太不公平了,他的家简直就是最不幸的那一家。他的父亲很早以前就因工伤离他们而去,孤儿寡母一路搀扶着,坚强地往前走。
他的突然倒下,让年迈的母亲以泪洗面,不得不在本来安享晚年的时候,再次扛起生活的重任。不但要照顾卧床的儿子,还要照顾上学的孙子。
听到这样悲惨的故事,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为这个极度不幸的家庭默默地祈祷,但愿痛苦和磨难过去的快一些,不要再折磨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的不幸。但是,当不幸降临到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头上,又如何才能承受呢?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泪水只能是你心底里的一条暗河,所有的痛苦和悲伤只有自己承担,所有的重担只有自己去扛。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需要好心人的接济,需要社会的支援,更需要建立起强大的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维护好老百姓的生命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