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纽约时报》
认识S. 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从《二手时间》,复调式的纪实手法,将苏联解体前后的人民精神生活,让我们如同倾听者和见证人一般,一条一条录入我们的脑海。S. A.阿列克谢耶维奇从受访者的独白让我们感知历史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无奈与转变。而与《二手时间》不同的是,《切尔诺贝利》虽然一样包纳了形形色色的人群,但他们的出发点已不是政治立场与生活条件的转变,而仅仅是关乎生与死。
《The Daily Telegraph》这样评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境。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在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辐射是什么?
这是文中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当时的人民,哪儿又知道呢?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却只能凭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判断,知道它是有害的,因为靠近它或者跟它有关的人最后都遭遇不幸。
事故现场一场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相当于日本广岛核爆400倍的辐射剂量,3天内,苏联没有公布任何核事故信息。直到充满放射性粒子的云层飘到了瑞典,放射性粒子在斯德哥尔摩从天而降,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才知道苏联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第一时间赶去救火的消防员成为第一批受害者,高辐射之下,连机器人都失控,黑色的铀与石墨像大雨落在居民区。
如何为场悲剧收尾?
10万军队和40万平民参与了清理工作。
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清除了无人区内的放射性尘埃,射杀、深埋所有动物。
对“清理人”,随之而来的,便是疾病甚至死亡。
存活下来的,面临的却是不能再生育的人生。因为太多人只穿了单薄的防护衣,甚至一开始很多“清理人”只穿了上半身和头部的铅衣,下半身长期受辐射,生殖细胞收到严重破坏。
“我的女儿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小袋子,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病历卡上写着‘女孩,多重先天异常。肛门发育不全,阴道发育不全,左肾发育不全’……我花了思念时间,终于从医生那里拿到一份文件,证实游离辐射和她的情况的关联。他们拒绝了我四年,一直说,你的孩子是先天性疾病……我的女儿……”
未能健康成长的孩子被赋予任务的人被安置了封口费,回到家中哪怕重病在身,也对于在清理现场的事缄口不言,而当时参与清理的工人竟然在高辐射的封堆现场,单衣举着“我们会圆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标语。
随后,便是更多士兵充当着生物机器人,去完成机器人失灵区域的石棺搭建工作。
“我们手上捡起1500伦琴的东西。工作一天后,我们的手痛到根本无法握拳。我第一次上屋顶时,为上头的神秘氛围所震慑。那里简直就像是另一个行星,一切都被放射性废料所覆盖。我的手在颤抖,我不知道自已踏入了什么世界。”
“然后我开始拍照,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底片上的辐射痕迹。我用这个姿势拿相机。辐射从地面升上来,就像这样。你的眼睛很痛,嘴里有金属味道。这是你会有的两个感觉。一旦你有了这些感觉,代表你已经吸收过度辐射。”
“在上面根本感觉不到自已的牙齿,嘴里都是铅的味道。你会这样做,可是你什么都听不到,一切都被铅所覆盖。即使是20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可以尝到嘴里的铅味。”
这几千人将会发现嘴内这种奇特的味道,代表无形的敌人正在入侵。他们的年纪都在20到30岁之间,全都是后备军人。(抢救切尔诺贝利http://www.iqiyi.com/w_19rsc27ad1.html)
这无数年轻士兵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一生建造而成的石棺,在2008年,由于遭受长年自然侵蚀后,外墙开始倒塌,工作人员只能利用支架支撑。石棺“寿命”只剩下5年,而辐射至今仍在泄漏,乌克兰政府不得不集资兴建新的保护罩。目前,新的巨型钢铁“石棺”在2017年底完成。
(动画演示搭建巨型钢铁覆盖物封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wOTkwMjI4.html)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几十年后的现在,技术略有发达,或许悲剧的范围就能减小。
现在,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并未完全散去,几十万年的衰退期,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子孙还要不停地去建造弥补,防止核污染的泄露。同时,我们还并未知晓,地球上何时何地会有灾难再次发生。
所幸这本书记录了我们未知的一切,不过,未知同样也可能是未来。
网友评论